44家无锡企业为“大飞机”作配套 无锡制造,“冲上云霄”!
创始人
2025-07-09 06:41:48
0

原标题:在长三角大飞机集群中,无锡牵头入链中国商飞, 44家无锡企业为“大飞机”作配套

  无锡制造,“冲上云霄”!

  C919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四倍的产能跃迁——国产大飞机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带动万亿规模的链上价值空间。据统计,有44家无锡企业为中国商飞作配套,截至去年末,无锡航空航天链上企业223家,初步构建起从原材料供应、关键部件生产、整机制造、系统集成、整机试验到维修保障的全产业链布局。

  一直秉持传统制造基底的无锡正蓄力接下迈向高端制造的“关键一棒”。

赶超

  大飞机是国家高技术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这场几年前就开始的技术博弈如今有了新“论断”: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其产品C919产能逐年爬坡,打破全球波音、空客“双寡头”的民机格局,长江1000发动机试运行超预期,即将列装国产大飞机。

  引人瞩目的是,无锡制造企业在链上核心技术环节的“显色度”很高。凭借与国际龙头主机厂商多年合作基础,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供应商航亚科技从组件部件到装配研发,深度参与国产发动机的试制,2025年一季度,航亚营收同比增长55%。

  “从一个小部件开始,国产大飞机的未来都是靠链上企业聚焦一个一个卡点‘抢出来’的。”业内人士表示,无锡44家商飞链上供应商中,有10家为合格供应商、17家为备选供应商,集中于航空发动机、材料、航空电子等领域。

  在机载电子领域,中航雷华柯林斯(无锡)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参与国产大飞机综合监视系统研制,其技术参数及性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将为飞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而在机体制造领域,飞而康是国内首家顺利通过中国商飞钛合金增材制造零部件CAAC适航认证的企业,是现阶段C919大飞机金属增材制造零部件的唯一合格供方。

  腾旋科技无锡工厂的试验中心内,一台经过定制化设计的脉冲设备24小时昼夜不息地对一款液压传动产品进行测试。设备封闭的外观下,液压油的流动带动一道道周期性脉冲不间断地冲击着产品部件,试图触达其抗压能力的极限。

  “大飞机产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稳定性要求极高。该项测试就要持续2个月,二十余项测试通过后可供应商飞。”腾旋科技总裁李继锁介绍,与商飞机载公司的联合研发已进行3年,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经费,就是为了破解关键部件的“卡脖子”问题。想尽办法“抢时间”,腾旋还新定制了一台“脉冲、沙尘、耐久”一体化的测试设备,可模拟全工况试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腾旋的倾尽全力源自竞逐万亿赛道的决心。经测算,未来20年全球新机市场空间超6万亿美元,中国商飞计划在2025年培育发展合格供应商1100家。“目前正是进入其供应链的最佳时机。”

  不计成本的背后,更是民营企业家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和情怀。“1999年公司成立之初,我们的产品就不断受到国外企业的联合打压。”李继锁说,“我们想借‘入链’大飞机证明中国制造的实力!”这也是无数中国企业的心声。

 蓄势

  一个航空项目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而对于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的大飞机产业来说,这颗“明珠”并不好摘,想承接强大的溢出效应,要看到背后高密度的技术需求、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和稳定坚实的制造能力。

  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制造业重镇,无锡在装备制造、精密加工、智能制造领域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潜在供应商集聚成势。如,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领域,江苏永瀚在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工艺研发上取得突破,润和机械的叶片粗、精加工技术也跻身国内前列;在关键材料方面,江苏隆达高温合金研发和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法尔胜光电则提供航空航天行业所需的惯性制导产品,这些企业都有望在未来提升供应等级,直接参与大飞机的核心系统集成。

  在最近的一次针对无锡航空航天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的问卷调研中,有超30%的企业具备大飞机产业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超70%的受访者明确表达参与或扩大相关产业配套的意向。

  从传统制造基底中提炼出“大飞机”产业的制造能力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创立于1988年的银邦金属深耕铝热传输材料领域多年,技术底蕴深厚。2012年,银邦出资创办的飞而康依托银邦股份本身技术积淀,成为国内首家商业化国际航空级钛粉供应商,公司“掌舵人”沈于蓝也是出自银邦股份的“创二代”,他定下目标:“给三大航空巨头做配套。”目前已有28个零件安装在C919的舱门上,交付数十架飞机。

  值得关注的是,在无锡现代产业集群的一体推进下,一些新兴领域的企业亦跻身“大飞机”产业链。“公司为中国商飞数字化能力升级提供解决方案,这些订单不仅服务于C919的商业化,也服务于C909。”雪浪云人士表示,商飞与雪浪云联合打造的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雪浪OS智能制造数字底座系统,实现数据、流程和决策的智能升级。随着ChatGPT、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的迭代,“雪浪工匠”工业大模型也助力大飞机解决“设计—制造—运维”工程难题。

  “基于此,无锡有望成为商飞等大飞机龙头企业的‘软硬件集成仓’。”专家认为。

 协同

  2024年以来,我国明确要将大飞机打造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下一个战略支柱产业。同年11月,由长三角三省一市连同江西省共同申报,以国产大飞机为牵引的“长三角大飞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大飞机的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都涉及复杂系统的协调与集成,产业门槛进一步提高。”专家分析,这意味着,作为“长三角大飞机集群”城市之一的无锡需要更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江苏省大飞机产业集群促进机构“大飞机产业研究课题组”在深入调研无锡的产业基础上,提出无锡发展大飞机产业的目标建议,构建“3+X”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制造、特色机载系统、航空新材料和其他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精尖缺”子产业链。

  无锡提前布局的一批特色园区成为承载项目落地、产学研合作的前沿阵地。2022年,工信部在锡布局建设无锡航空发动机基础部件产业创新研究院,以主机单位重点型号研发为牵引,开展技术攻关以及产业协同创新;近年来,无锡(惠山)航空航天产业园、无锡(新吴)航空航天产业园、无锡(滨湖)南泉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园等园区内密集落地马格努斯轻型飞机、尚实航空等一批企业项目。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端制造向规模化应用迈进,无锡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23个协同发展合作单位,汇聚了7所与航空航天产业相关的科研机构及平台、3个国家级实验室,并拥有5家企业建设的16个航空动力系统实验室、研发平台及工程中心。

  企业与地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融入跨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的大格局中。广电计量作为中国商飞战略合作伙伴,2023年和中国商飞联合成立“大飞机可靠性联合实验室”,承担了C919、AG600等上千个重要型号测试服务。

  “无锡公司是我们在华东区域的技术能力延伸和重要战略落子,广电计量持续加大在无锡地区的资源投入,投建了广电计量华东检测基地,建有电磁兼容、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等专业实验室。”广电计量总经理助理、广电计量无锡公司总经理储程晨表示,在推进大飞机产业跨地区融合发展上,广电计量将发挥在全国30多地布局的服务网络优势,加强与上海、杭州、合肥等华东区域其他子公司的联动协作,整合试验能力和人才资源,为大飞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统一、高效的综合技术服务,助力大飞机产业跨地区融合发展迈向新台阶。他建议无锡牵头构建覆盖大飞机全产业链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建设省市级检验检测质量保障平台等为抓手,实现航空产品“研发—制造—验证”全寿命周期质量管控闭环,全面带动全产业链质量水平提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韩依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神州租车携手Apollo正式上...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7月8日,国内头部汽车租赁企业神州租车与百度Apoll...
星源材质申请港股上市 一季度净... 观点网讯:7月9日,锂电隔膜龙头企业星源材质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工行系统全省首笔第三期“专精特... 福建省工信厅等五部门联合推出的第三期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
华证发布A股可选消费ESG T... 7月8日,华证指数发布了2025年A股上市公司各一级行业ESG绩效TOP20,涵盖工业、公共事业、可...
新明堂酒店盛大启幕 转自:大同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 牛瑞芳)清凉之都大同的夏日总是让人舒心惬意。6月30日上午,在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