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技术,逻辑支点,真稀缺
创始人
2025-07-09 06:36:57
0

(转自:大树的格局)

今天聊聊光启的逻辑支点。

如果想在光启这种票上坐得住冷板凳,没个压舱石般扎实的“逻辑支点”,那真是分分钟被市场的惊涛骇浪拍晕。为啥?因为这玩意儿玩的是前沿科技,又是军工领域,消息面上隔三差五就有点风吹草动,财报季度间波动也可能是常态。

要是心里没根“定海神针”,看见个业绩不及预期啊、战投延期、基地建设太慢啊,或者某天《科学》发了一篇超材料最新进展,保管慌得一批,啥“初心”都忘到九霄云外了。

总结光启逻辑支点,就仨字:真稀缺。

首先,光启最硬的底气,就是它在超材料这个超高技术壁垒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军工隐身和射频天线应用上。这玩意儿不是换个配方那么简单,它是从理论到设计,再到制造工艺、测试体系,整个一套颠覆性的技术树。

刘董团队十几年深耕,从零到一搭起来的平台,积累了深不见底的专利墙和工程经验。这东西,不是说砸钱、招人就能快速复制的。这就好比是打造独一无二的“科技铠甲”,光启手里握着的是核心锻造图谱。

其次,光启的护城河深得像个海沟。超材料设计高度复杂,高度定制化,懂行的顶尖人才凤毛麟角,光启几乎是全球唯一成体系、具备大规模工程化能力的团队。其他竞争对手,哪怕有资金,短时间内想跨越这个积累鸿沟,难比登天。

再有就是军工准入壁垒,这不是你想进就进的圈子。产品要列装,得经过漫长的、极其严苛的验证和测试流程。光启的核心产品能获得某型尖端装备的独家供应地位,说明其技术能力和产品可靠性能得到了最高级别的认可。拿到这个“通行证”,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护身符。新玩家光是跑通资质这条路,就不知道要多少年。

还有超材料产品验证周期长,转换成本极高。装备上用成熟了的东西,想换?难!一方面,新供应商的产品需要重新经历漫长验证;另一方面,对甲方来说,稳定可靠比什么都重要。光启一旦卡进去,只要自己不犯大错,位置就极其稳固。想替代它?付出的成本和风险难以想象。

实质上,光启的需求端是“国家意志型”。光启的核心下游是谁?是大国重器,是国防现代化、信息化。这可不是看消费者脸色吃饭的生意。这个需求具有极强的战略刚性和持续性。国家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尖端装备的更新迭代、对隐身和先进感知能力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

说白了,这是一个被时代大潮推着向前的确定性赛道。光启作为这个细分领域几乎无可替代的供应商,深度绑定了这个宏大叙事。

另外,不要短视,目前光启平台化能力初现雏形。别只盯着一个产品。超材料作为一种“设计材料”,其核心能力在于“按需设计制造特殊功能材料”。隐身和天线是眼下最成功的应用,但它的潜力远不止于此。看看它在通信(卫星通信)、穿戴(头盔类产品)、人形机器人甚至其他尖端领域的拓展尝试。

虽然目前这些新应用的体量还远远比不上核心主业,但这说明了其底层技术的可迁移性和平台化潜力。就像一个掌握了“材料魔法”的引擎,未来能驱动多种产品创新。

总结一下:

光启在尖端超材料(尤其军工应用)领域构建起了几乎无法被复制、且被国家战略需求强力锚定的“深度稀缺性”。 这不是一个季度订单多寡就能改变的本质,而是关乎它有没有能力长期作为这个“超材料冠军”活下去并活得很好。

噪音永远存在,订单落地有时磕巴了,研发路上可能遇到坎,竞争对手也会放点消息,市场情绪更是一会儿风一会儿雨。但只要这个“真稀缺”的核心没有被动摇——技术依然领先且不断迭代、核心市场地位稳固未被挑战、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存在——那这些路上的石子,就是长途跋涉中必然遇到的颠簸。

然而,一旦它核心领域的巨大价值通过未来的新装备列装或尖端武器系统升级被充分释放出来,或者平台化在其他高价值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它带来的回报,足以补偿持有过程中所有的煎熬。没有这个支点,股价打个摆子你就跑了;有了这个支点,你才能在风浪中把它当成海里的礁石——看似汹涌,其实稳稳钉在那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神州租车携手Apollo正式上...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7月8日,国内头部汽车租赁企业神州租车与百度Apoll...
星源材质申请港股上市 一季度净... 观点网讯:7月9日,锂电隔膜龙头企业星源材质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工行系统全省首笔第三期“专精特... 福建省工信厅等五部门联合推出的第三期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
华证发布A股可选消费ESG T... 7月8日,华证指数发布了2025年A股上市公司各一级行业ESG绩效TOP20,涵盖工业、公共事业、可...
新明堂酒店盛大启幕 转自:大同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 牛瑞芳)清凉之都大同的夏日总是让人舒心惬意。6月30日上午,在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