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摄像头该回归理性了
创始人
2025-07-09 06:00:33
0

  韩雪

  摄像头近年来悄然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近日,有媒体记者对隐藏摄像头售卖乱象进行调查,发现有商家暗中售卖“偷拍工具”,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与监管漏洞。

  不可否认,摄像头在维护社会安全秩序、有效预防和打击不法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技术的普及,摄像头滥装滥用、隐私泄露等乱象已引发社会关注,而非法安装摄像头、偷拍视频售卖等违法犯罪更是呈产业化趋势,不断刺痛公众的神经。

  今年4月,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了公共场所摄像头的安装范围、标准、主体、备案制度以及禁止安装区域等。对违法安装摄像头或泄露视频信息的行为,《条例》明确了“没收设备+删除信息+罚款”的组合处罚;涉嫌偷窥、偷拍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若未及时制止非法安装行为,需承担连带责任。在具体操作层面为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划出了红线,为治理摄像头乱象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

  摄像头乱象严重侵犯了人们的隐私安全,更对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构成潜在威胁,必须依法加以治理。

  首先,执法部门要从严执法,加大对偷拍产业链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惩非法销售窃照器材、传播隐私视频等行为,提高违法成本;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推动摄像头生产、销售环节的全链条监管,从源头上遏制“偷拍神器”的生产和销售,遏制设备非法流入市场。其次,相关经营者要切实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定期全面排查摄像头,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明确镜头边界。最后,公众要增强维权意识,通过多渠道积极参与治理,并且合理使用技术,把握好自我保护与他人隐私之间的边界。如果遭遇不当侵害,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拍摄并删除相应的内容。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

  遏制摄像头乱象需多维度发力,从源头切断黑色产业链,强化主体责任与公众参与。通过法律、技术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失控”的摄像头才能回归理性,真正成为公共安全的“慧眼”。(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一哥”,又创历史新高! 沪指重回3500点,上一次还是在2024年11月8日。今天早盘,大金融率先发力,多元金融、证券、银行...
避谈“爱泼斯坦”案,却在内阁会...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8日在一场持续约90...
福州籍陈宇,已任天津市红桥区委... 福州籍的陈宇,凭借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成功担任了天津市红桥区委书记这一重要职务。他带着福州...
翔宇医疗:预计年内将有20-3...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7月8日,翔宇医疗在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脑机接口技术将渗透到康复...
【午报】沪指站上3500点!大... 一、【早盘盘面回顾】财联社7月9日讯,市场早盘延续升势,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站上3500点。沪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