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以来,尼山犹如贯通中西的和合之脉,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搭建起连接中外的桥梁,成为开展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
记者 陈丹
变奏与和鸣
近年来,尼山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海内外愈发备受瞩目。作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世界文明论坛为何选址于此?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在《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一文中指出,“‘和而不同’的思想既肯定了差别,又注重了和谐;需要在差别的基础上来寻求和谐。孔子还认为‘和’是君子的胸怀、气度、境界,孔子追求的‘和’也是建立在多样性共存基础上的一种和谐观。”这种和谐观,恰恰是不同文明间互鉴交流的应有态度。
尼山,作为孔子的诞生地,这种和谐观与生俱来。正因如此,尼山成为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成为连接古今中外的桥梁。这既是中华文明自信的表达,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回首2010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以来,论坛从参会专家仅30人到全球各国几百位专家济济一堂,海外分论坛也纷纷落地,其权威性、国际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盛会;议题由早期的人文研讨为主,扩展至AI伦理等现代性命题,表明其已走出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原有范畴,从学界走向社会各界;策划组织的中国医药文化体验、外国青年研学体验等,进一步增强了论坛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丰富度。这种规模化、形式化的演变,背后实际上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挑战的动态耦合。
另外,始终不变的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包容之魂。从“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到“同命同运 相融相通”,再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每一届主题皆以儒家“和合”智慧为根基,紧扣“和而不同”“大同”等理念的现代意义,为全球现代化困境提供着伦理与哲学依据。
让世界听见尼山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孔子给了我们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和而不同’,这是对当今世界最好的解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认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命运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正因如此,和谐才显得如此重要。“我们需要探寻一个基于‘和而不同’理念的全球伦理框架,而孔子提倡的‘仁爱’将成为新的全球伦理框架的核心,这将是全世界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合作与努力的方向。”
斐济驻华使馆参赞锐迪什·辛格说,孔子的思想是建立在尊重、友谊、信任和忠诚的基础之上,教导人们理解不同文化与立场,并解决相关问题。他说,要积极促进在斐济更多地区开设儒家文化课程并建立相关教育体系。
东帝汶总统若泽·拉莫斯·奥尔塔表示,“尼山论坛是‘希望的灯塔’。如果我们希望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设桥梁,并促进和平与和谐,这样的活动必不可少。”
近年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广泛受到外国政要、学者及文化界人士的高度认可。这种认可不仅体现在参会规模与层级的跃升,更反映在议题的全球共鸣以及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成果的落地。《尼山和谐宣言》《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尼山声明》……一系列成果的达成,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对话、化解全球冲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尼山的独特价值也被广泛认可,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策源地。
下一篇:“五个聚焦”筑牢药械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