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女孩旦增求占与家人救助的黑颈鹤一起玩耍的照片。才仁多杰供图
玉树女孩旦增求占在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站做志愿者。巴桑才仁供图西海新闻记者 祁宗珠
7月2日,记者走进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传来一声声的鹤鸣。
“这个就是黑颈鹤的叫声。”在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站,51岁的管护员才仁多杰声情并茂地介绍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情况。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镇,这里是青藏高原湿地旗舰物种黑颈鹤在青海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最多时曾观测到214只黑颈鹤。
才仁多杰是保护站的管护员,2014年之前他就在保护区担任志愿者,他和家人曾多次参与黑颈鹤的救助工作。
2008年夏季,才仁多杰的父亲加洛在草场放牧时,一只黑颈鹤迎面飞过来,可它没飞多远就意外地落在不远处的草场上。
加洛走到跟前检查发现,这只黑颈鹤的左腿受伤了,加洛决定将它抱回家救助。
加洛知道,黑颈鹤是杂食动物,既以湿地中的水草根茎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鱼等,只要给它投喂足够的新鲜肉和干净水,它的伤就有痊愈的可能。
“它的腿受伤了,飞不起来,我们要帮它飞起来。”加洛对满脸好奇的小孙女旦增求占说。
当时只有4岁的旦增求占从来没有近距离看过鹤,所以对这只受伤的黑颈鹤充满了好奇。
“黑颈鹤每年春天从外地飞到隆宝,秋天再飞回去。”
“黑颈鹤既吃草,也吃鱼肉。”
“你要按时给它喂水。”
……
在隆宝湖北岸,才仁多杰家的小院子里,加洛几乎每天要给孙女旦增求占普及黑颈鹤的知识。
时间一晃而过,旦增求占长大了,黑颈鹤的伤情也慢慢痊愈。
深秋时节,海拔4000多米的草原已经开始降雪,光秃秃的土地上,黑颈鹤单腿站立,整理着洁白的羽毛,旦增求占举起双手笑着跑向黑颈鹤。这一刻,恰好有6只大雁飞过草原,飞向远方。
有一天,黑颈鹤飞过院里的围墙,到草场上觅食,天黑的时候,它还没回来。
一天,又一天……
“爷爷,黑颈鹤好几天没回家,它去了哪里?”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旦增求占问加洛。
“它可能飞走了,去找草原上的另一个家。”那天,旦增求占才知道,除了自己家的小院,黑颈鹤也有自己的家,它的家在草原深处,在隆宝湿地。
往后的日子,只要旦增求占想起黑颈鹤的时候,就和爷爷、爸爸一起去隆宝湖看看湿地里飞翔的黑颈鹤。
2014年,才仁多杰成为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站的管护员,旦增求占从此有了和爸爸一起拿着管护站的望远镜,远距离观察黑颈鹤的机会。
成为管护员后,才仁多杰需要在上班期间,沿着隆宝湖四周巡护,仔细查看黑颈鹤有没有被人为打扰,会不会被狼或者野狗滋扰,还要看黑颈鹤搭窝、孵化、育雏的全过程。
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大鵟……在管护员的岗位上,才仁多杰和同事一起救助过很多野生动物,旦增求占也经常去管护站,和父亲一起保护它们。
一晃十余年,当年那个蹒跚学步的小女孩已经成为大学生,黑颈鹤成了她童年最深的记忆。
去年春天的一堂体育课上,她远远听到了鹤鸣声,她立即抬头,看见几只黑颈鹤在高空飞翔。
“那是黑颈鹤。”旦增求占赶紧告诉同学,黑颈鹤回迁的季节到了,她的家就在黑颈鹤迁徙的目的地附近。
的确,黑颈鹤的家距离旦增求占的家很近,出家门往南走三四公里,就是黑颈鹤的故乡——隆宝湿地。
2024年暑假,旦增求占回家后的一天,她从家里的窗户往外看,两只成年黑颈鹤落在家门外的草场上,她赶紧拍照、拍视频。10分钟后,它们又飞走了。
旦增求占说,虽然在外求学,但她总能想起那些与黑颈鹤朝夕相处的日子。
下一篇: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静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