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群岛谱写电机“脉动”乐章
创始人
2025-07-09 03:46:42
0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电机,作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家电等诸多领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心脏"。在千岛之城浙江舟山,有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及销售微特电机的高新技术企业--舟山晨光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舟山晨光)。公司扎根海岛30多年,从一家家庭作坊发展到今天年产值近10亿元的现代化企业,深刻诠释了"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内涵。其创始人便是浙江省舟山市工商联副主席、岱山县工商联主席、舟山晨光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永宽。30余年里,吴永宽带领舟山晨光在东海群岛谱写了一曲电机"脉动"的乐章,这脉动之音,穿越海洋,在碧海之畔久久回荡。

"只要企业活着,就有希望"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标注了吴永宽的创业经历。1989年,彼时只有21岁的吴永宽,怀揣着"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朴素想法,踏上了漫长的逐梦征程。

    在一片质疑和劝阻声中,吴永宽拿着东拼西凑借来的5万元,在岱山县泥峙镇的农村家里办起一家玩具厂,生产简单的玩具投放市场。"21岁的年轻人,放到现在,大多数还在上学深造,那时我家里比较穷,很想开厂挣到钱让生活过得好一些。"吴永宽回忆说。

    虽说叫玩具厂,其实就是个家庭作坊。3年后,吴永宽挣到了"第一桶金",不过没多久,就遭遇了创业挫折。那年,吴永宽把挣到的钱用于扩大玩具厂规模,计划开发新产品水枪玩具。"当时,投入了40万元,开发出了玩具水枪模具,但由于生产成本远高于外地同类玩具水枪的售价,最终赔得一败涂地。"回忆起那段日子,吴永宽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从这次失败中,吴永宽开始认识到摸清市场动向对于生产经营的极端重要性,也由此开始了第一次企业转型。

    当时,由于玩具行业准入门槛低,在舟山市岱山县一带,市场已经趋向饱和。于是从1994年开始,吴永宽开始转行做玩具微电机,从小订单做起,靠质量积累口碑。没多久,就在广东汕头设立了办事处,专门为广州一带的玩具厂供应玩具微电机。

    2001年,面对玩具微电机市场的萎缩局面,在商场已摸爬滚打10多年的吴永宽敏锐捕捉到,电器电机行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于是果断联合几位合伙人创立了晨光电机。

    然而,创业的艰辛远超预期,由于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处于摸索阶段,企业经营一度举步维艰。晨光电机创立3年内,几位合伙人相继退出,只剩吴永宽独自坚守。“最艰难的时候,我既是销售员又是生产主管,肩上压着千斤重担。单枪匹马跑订单、采购零件、组织生产、安排发货,样样自己来。”吴永宽说。

    “困难是考验更是机遇。坚持到底,转机就在眼前。坚信只要企业活着就有希望。”这一信念支撑吴永宽渡过多次难关,至今仍是企业的精神信条。

    “向创新要动能是基业长青的重要密码”

    对吴永宽而言,晨光电机坚持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长跑。

    “市场在变,消费需求在变,如果自己不改变就只能被淘汰。”创业以来30多年时间里,吴永宽带领团队一如既往致力于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创新,围绕客户提出的需求,与设计研发团队一起设计、开发、生产,不断满足老客户、赢得新客户。

    “向创新要动能,是晨光电机基业长青的重要密码。”2016年,晨光电机开始筹划研发无线直流吸尘器电机;2017年成功研发BLDC65无刷吸尘器电机和SM系列高吸力干湿电机产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同款进口产品标准;2019年,晨光电机启动“直流无刷电机车间智能化技改”项目,增加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同时新增数条电机组装生产线,极大提高了产品品质,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对技术创新孜孜不倦地追求,推动晨光电机一直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科技创新,‘机器换人’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吴永宽介绍说,企业近3年研发投入达8000余万元,占营业收入将近4%。投入逐年增加,技术实力逐渐增强,尤其是在中高端研发人才引进、研发设备投入和新产品试制方面,展现了晨光电机对技术创新的坚守和执念。“当然,‘机器换人’并非‘机器进场、人类离场’,而是一个涉及技术革新、就业结构调整、民生福祉改善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

    基于在行业内拥有的影响力,晨光电机还是电机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拥有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尤其在无刷驱动、结构设计等技术关键领域进行了科学、周密、系统的专利布局,进一步巩固了技术竞争优势。

    目前,晨光电机已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正在推进多条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计划引入智能仓储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吴永宽表示,随着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趋势加快,晨光电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专注于绿色智能电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有能力的人永远不会被埋没”

    从白手起家创业到拥有1200余人的现代化企业,吴永宽认为,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组织管理经验、创新活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和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一个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企’是人字下面一个止,一家企业,若没有优秀的人才支撑必然会止步不前甚至严重倒退,而优秀的人才若没有发挥才能的平台则是明珠暗投。”每次聊起企业人才建设,求贤若渴的吴永宽总是这样说。

    多年来,吴永宽调动多方面资源,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通过设立联合研发项目、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除了公司自有的50余人电机研发团队,2019年,晨光电机还联合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成立了电机数码芯片研发团队。

    “对于海岛地区来说,引才留才很难。”除了高薪引进,吴永宽还特别注重内部培养,每年都会邀请第三方做培训,特别注重对公司员工的培训和培养。

    一直以来,吴永宽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将关心外来职工作为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致力于让员工有归属感,真正“扎根”企业。在晨光电机,外来员工占到了四分之三,他们可享受免费住宿和平价伙食,宿舍里热水器、空调、电视机、网络一应俱全。“虽然离家乡远,但待遇和工钱都比家乡好很多。”一位来自陕西的员工说。

    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是引人留人的重要保障。在工资集体协商基础上,晨光电机确保职工工资与经济效益发展同步增长。公司实行工龄工资,发放老员工带新人奖金,春节初八准时到岗的外地员工可获得“上班准时奖”。开展建功立业行动,持续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培养职工“一工多能,一人多用”。通过“团队合作、技术支持、职业指导、资源分配”等手段,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吴永宽说,有能力的人永远不会被埋没,每个员工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在晨光电机,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看到希望。不管是大兵还是小将,都一样有机会拿高薪、被重用。”

    雄厚的人才储备增强了研发实力,稳定的员工队伍支撑了可持续发展。如今,晨光电机已经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双轮驱动,计划投入5亿元,实施电机扩产项目,随着项目的实施,公司产值将大幅增加,实力和影响力将大大增强。

    “创业永无止境,撸起袖子加油干!”吴永宽深知,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新征程上,晨光电机将坚守实业,做精主业,努力在全球电机行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电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韩国应自行支付国防费用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8日,特朗普在内阁会上讲话当地时间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
6种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优...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的减计收入,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准予对企业某些经营活动取得的应税收入,按一定比例减少...
房地产代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头...   本报记者 陈 潇  在房地产行业迈向新发展模式的关键阶段,代建业务作为轻资产转型的重要抓手,正快...
美国得克萨斯州洪灾已致109人... 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州长阿博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当日下午,洪水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确认...
“狮子逃逸袭击事件致一人受伤”... 【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程是颉】据巴基斯坦《黎明报》8日报道,该国旁遮普省警方宣布,对违规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