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也时尚,手提包拉杆箱都是好物
创始人
2025-07-09 03:35:15
0

    竹编作品上的精致花纹。

    张启华在制作竹编作品。

    受访者 供图

  1200小时,1300多根0.5毫米厚的篾条,能够做出什么?在湖南张家界,71岁的张启华能编织出一张1.8米乘以2米的满花竹席,其上有9种不同的精致花纹。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湘西竹编代表性传承人,近日,古稀之年的张启华有了新传人——儿子张凡金。7月8日,记者采访了父子俩。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卿懿

从小睡惯的竹席,如今看更像艺术品

  1967年,13岁的张启华便跟随父亲学习竹编手艺,凭借着天赋与努力,16岁出师。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他一直坚守着手工竹编这项手艺。

  除了夏季最受欢迎的满花凉席,一截截竹枝被裁破成细细的篾条,在张启华手中灵巧地弯曲折绕,变为簸箕、箩筐、菜篮等实用物件,品类不下百余种。从选竹、破竹、磨篾条到编织,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藏着数十道严格的工序与标准。 

  竹编既是张启华坚守的技艺,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他凭借此技艺养育了包括张凡金在内的4个孩子。“小时候,他经常上门给人家做竹编,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却很少关注。”在张凡金记忆里,父亲只是偶尔在家编制背篓,对于父亲竹编技艺有多精湛并不了解。 

  2024年4月,30岁的张凡金重新拿起父亲编织的物件,突然体会到父亲坚守了50多年的技艺如此神奇,被深深震撼。“从小睡惯的满花竹席,现在看来更像一个艺术品。”在张凡金眼中,父亲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传承者,更是非遗精神的践行者,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以慢工细活延续传统文脉。

传统技艺也有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一方面是不想让这门手艺没落,另一方面父亲年纪大,想着回来也能照看一下。”怀揣着某种责任心与使命感,张凡金最终选择像父亲和爷爷一样,子承父业。

  与父辈不同的是,张凡金开通了短视频账号——“竹编守艺人华叔”,宣传竹编技艺与产品,让更多人了解湘西竹编,帮助像父亲一样的“守艺人”出售手工产品。

  “现在我们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了解竹编的人还是不够多,除了国内市场,我还准备把竹编手工品推荐到国外。”张凡金告诉记者,不管是自己开通社交媒体账号还是各种线下的宣传,都是为了打开竹编的知名度,“知道的人多了,才有机会让更多人爱上这门手艺”。

  目前,张凡金正在将竹编技艺应用到更多生活实用好物中,比如食盒、手提包、拉杆箱等,“新的时代,传统技艺也要有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称对普京“很不满意” 特朗普称对普京“很不满意” 威胁对俄追加制裁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表示,已批准向乌克兰运送更多防御性武器...
中信证券:二季度大众品整体需求...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二季度大众品终端需求依然偏弱,环比改善不明显。大众品企业原料成本大都处于...
邯郸推行连锁企业 食品经营许可... 转自:邯郸日报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上午10时50分提交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当天下午3时25分收...
中信证券:二季度大众品整体需求...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9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二季度大众品终端需求依然偏弱,环比改善...
新强联:2024年电力收入(合...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投资的绿色电力光伏发电项目是否已产生效益董秘回答(新强联SZ300850):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