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车联新生态)
7月7日,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发布最新销量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全球汽车总销量同比下滑9%至54.71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下滑18%至4.19万辆。截至二季度末,奔驰全球汽车销量为107.63万辆,同比下滑8%,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8.73万辆,同比下滑14%。
分地区来看,二季度欧洲市场销量为15.97万辆,同比增长1%,上半年累计销量为30.83万辆,同比下滑3%,其中德国二季度为5.28万辆,同比增长7%,上半年累计销量9.81万辆,同比下滑2%。北美洲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4%至8.06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6%至15.75万辆,其中美国市场销售量为7.46万辆,同比下滑12%,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6%至14.20万辆。
亚洲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大的市场,上半年累计销量38.90万辆,同比下滑16%,其中二季度销量为18.92万辆,同比下滑16%。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9%至14.04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仅29.32万辆,同比下滑14%。奔驰在报告中强调,除了关税因素,部分车款进入新旧交替阶段也影响批发交车数量。不过,公司仍对特定市场需求表示乐观,指出尽管受到全球关税影响,仍在美国与德国看到对高端车款的稳健需求。
正如奔驰所言,全球销量下滑与关税波动和市场环境不稳定有一定的关联,给奔驰的销售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近年来,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关税政策的调整让奔驰在不同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奔驰为了应对关税波动,强化库存管理,精心调整交付给经销商的车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量。
除了外部因素,最主要还是奔驰品牌自身的原因。部分车款进入新旧交替阶段,也对批发交车数量产生影响。在新车型推出前,消费者往往会持观望态度,等待新车型上市,这使得旧车型的销量受到抑制。新车型上市初期,可能存在产能爬坡、市场认知度提升等问题,导致短期内销量无法迅速提升。另外,奔驰多款车型面临国产品牌的竞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蔚来、理想、问界等本土新能源品牌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快速的技术迭代以及对本土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让奔驰在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同时,激烈的价格战也让奔驰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为了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
目前,奔驰中国旗下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奔驰EQE和EQE SUV,但这些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奔驰纯电动车遇困,又不得不依赖奔驰E级、C级等传统燃油车守住市场份额。随着新能源转型升级加快,传统燃油车销售越来越困难,为了赢得市场份额,奔驰中国不得不采取促销政策。当然,降价并没有打动消费者,这是奔驰在华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但是降价又是奔驰最有效且直接的挽回市场的方式。
事实上,不仅仅是奔驰,几乎国内的一二线豪华品牌都遭遇到发展困境,如何应对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变化已成为共同话题。此前,上汽奥迪推出AUDI品牌,而首款车型奥迪E5 Sportback由奥迪德国英戈尔施塔特设计总部完成设计,由上汽大众安亭工厂生产,计划于2025年量产交付。不过,该车型并没有采用四环标,而是采用AUDI英文标,最终的市场表现充满未知数。与此同时,奔驰和宝马也在加速与中国企业合作,例如华为,以此提升产品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