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昌7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刘静)“3个月就回本”的生意经在江西南昌市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念成了。
今天,塔城乡党委书记杨建辉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分享了一组数据:湖陂乡村振兴示范区自2023年底开园以来已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村周边农家餐饮、露营休闲、民宿等业态发展。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70万元,较2016年增长14倍,今年端午单日游客量超5000人。
“示范区没打造之前,塔城4家牛脚特色餐饮店中有两家快要倒闭,示范区开园后,牛脚店增开到10家。”亲历湖陂村变化的杨建辉直言,是生态与产业融合,让美丽风景逐步转化为美丽经济。
地处青岚湖畔,这里2000余棵池杉构成的“水杉秘境”栖息着白鹭、苍鹭等48种鸟类。“每年3月底,我们会把‘水杉秘境’核心区域划定为临时生态红线区,让更多的夏候鸟在这里繁殖筑巢。”杨建辉说。
7月8日,十余只鹭鸟在2000余棵池杉构成的“水杉秘境”栖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美丽风景里的滨湖湿地风貌让鹭鸟留下,更多年轻人的愿望与想法也被装进“美丽经济”。
2022年底的一次游玩,让90后刘汉叶发现,江西“阿勒泰”就在自己家乡附近。有水有池杉有鹭鸟的湖陂村彼时正在招募“新村民”,这符合她当时的想法:想要换一个地方开工作室、制作原创手工饰品。
于是,在去年小年,刘汉叶和朋友签合同租下一栋废弃老屋,3月底开始装修。目前,这栋未来的工作室仍在改造中。
7月8日,刘汉叶为租下的湖陂村老屋装窗户,这栋老屋将是她和朋友未来的工作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7月8日,刘汉叶朋友小熊给老屋窗户压边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这里的业态比其他乡村丰富,集群效应明显。更重要的是,它不像在景区里做生意,在景区要考虑压降成本、要经受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但在这,从装修改造到风格内容,都能按照自己想法来,目前最大的成本是每年1000多元的房租。”今年37岁的章飞华在江西多家景区经营十家咖啡店,但最终选择在湖陂村开村咖,引入捏陶、扎染等体验项目。
作为该村25名“新村民”之一,章飞华笑称自己不算年轻。2023年10月,已有00后青年落户成为“新村民”,“他们在老屋打造乡村创业小房。”
湖陂村“新村民”改造的老屋之一农家小院,院墙上写着“未来最大的奢侈品是乡村生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