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山穹剑)
经历了印巴空战这一遭,法国阵风战机在全球军武领域的“名声”,似乎已经救不回来了。
据《秘鲁21世纪报》报道,秘鲁政府已正式拍板,将以35亿美元的总价,从瑞典萨博公司采购24架“鹰狮E”战斗机。
秘鲁决定购买瑞典“鹰狮”战机
这对法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滑铁卢式”的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知道,秘鲁空军早在上世纪就装备了法国的幻影-2000战斗机,在飞行员训练体系、维修保障能力、武器弹药通用性等方面,都与法国系统深度绑定。而且相比毫无实战经验的“鹰狮”,“阵风”的性能是获得实战考验的。
因此,当秘鲁启动新一轮战机采购计划时,“阵风”是最被看好的热门选项,甚至法国国内都觉得,这笔军售基本是“囊中之物”。
但结果显而易见,“阵风”被放弃了,秘鲁选择了被称为“欧洲性价比之王”的“鹰狮E”中型战机。而促使秘鲁做出这个最终决定的因素,除了资金以及交付周期等,最主要原因就是“阵风”在印巴空战期间的表现实在“太拉胯”了。
今年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了四天的高强度边境空战,双方投入了大量战机,战况异常激烈。冲突之后,巴基斯坦方面宣称,他们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在短时间内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法国制造的“阵风”。
虽然印度官方并未完全承认损失数字,但也间接承认有“阵风”在交战中被击落。另外,法国空军内部的一份分析报告也指出,至少有一架阵风在战斗中被击毁,这是已知的阵风战机首次在作战中被击毁。
“阵风”战机在印巴空战中被击落
这场空战无疑让“阵风”遭到了极大打击。在空战之前,法国“阵风”战机代表着法国军工的顶尖水平,被认为是全球最顶级的战机之一,印度一度吹嘘其是“天下无敌”,但空战之后,全世界都对“阵风”战机的战力产生了质疑。
而这次这笔35亿美元的大单流失,更是直接让法国方面彻底破大防了,甚至还迁怒到了中国“头上”。
日前,法新社等媒体日前援引法国情报部门说“中国故意贬损阵风战机”,才导致阵风战机的对外销售遭到阻碍。甚至还有一些法国媒体脑补出了一场“中方遏制法国工业和战略崛起”的戏码。
说白了,这就是在甩锅。可惜,这个锅中国不背。
首先,歼-10C的表现是战场上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外界只是客观报道,何来“贬损”?其次,法国媒体口口声声说“中国宣传”,可我们看看国际主流防务平台,几乎都是在转述印巴双方各自的说法,没有一家是“替中国带节奏”的。
最关键的是,法国军工在近年来的表现,确实存在“高开低走”的趋势。从印度、埃及、希腊到东南亚多个国家,阵风战机虽然有不少销售记录,但在配套维护、后勤支持、使用成本等方面,争议不断,早已不是“香饽饽”。
中国军工走到现在靠得是真本事
现在被秘鲁“抛弃”,法国不反思自身问题,反而迁怒中国,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另外要补充的是,秘鲁此次之所以抛弃“阵风”战机,背后还藏着更深的政治含义。当前大国竞争激烈,一些小国不想在大国之争中站队,也不希望被高昂的军备拖死预算,他们更希望能通过购买高性价比的武器系统,来实现”有限预算下的最大威慑“。
在这种情况下,秘鲁购买瑞典的“鹰狮”战机,就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秘鲁既不靠美俄大国,也不跟风法德老牌,走的是“中立路线”。从这个角度来讲,除了瑞典的鹰狮外,韩国的FA-50、土耳其的TF-X,甚至中国的歼-10C、枭龙,都是各国军备的主力候选。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阵风”卖不卖得出去、卖得好不好,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也丝毫不关心。我们没有参与竞争,也没有发表任何“贬损言论”,更不会因别人的失败而沾沾自喜。
中国军工之所以能走到现在,靠得都是真本事,法国这种单方面把“阵风”在个别市场的得失与中国硬性捆绑,纯属自我加戏。
法国错失秘鲁军购大单,最根本的原因是阵风战机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其价格体系与服务体系的结构性短板。而秘鲁转向“鹰狮”,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现实的战略理性选择。
世界不是法国的“专属秀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军火市场上,谁的战机更能打、谁的系统更可靠、谁的服务更周到,最终都逃不过实战和市场的双重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