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播矩阵的深刻变革,互联网作为舆论“放大器”,其影响力呈几何倍数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党员是党的细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先锋本色”在网络时代不能“缺席”“褪色”。广大党员要坚守初心使命,培育良好网络习惯,在互联网“新空间”“新阵地”发挥表率作用,树起党员的好样子。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而是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全新疆域。广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员“第一身份”,严格遵守党纪党规,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自律自省,不纵私欲、不越红线,不逾规矩,争做网络文明的模范践行者。应养成常上网 “看一看” 的习惯,及时洞悉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广泛收集想法建议;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面对错误言论、不良信息时要敢于“亮剑”,站出来解疑释惑、驳斥谬论,引导舆论,凝聚共识,让正能量在网络空间蔚然成风。
思想 “满电”,站稳网络意识形态C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徽闪耀。在网络空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忠诚、担当的应有之义。要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用理论的 “清醒剂” 确保政治的坚定性,时刻牢记党员“红”的厚重底色,主动 “亮身份、扛责任”,努力将互联网这一 “最大变量” 转化为推动发展的 “最大增量”。坚决破除 “发声畏难” 的心理障碍,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座谈交流等方式,明确 “敢于亮剑” 不仅是党性的内在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引导党员放下 “怕说错话、怕惹麻烦” 的思想包袱,以更加自信、果敢的姿态投身于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
本领 “开挂”,领跑网络舆论引导“主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学网、懂网、用网已成为党员必备的能力素养。要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线上学习等多元方式,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用网技能培训,围绕网络舆情研判、新媒体表达、群众沟通技巧等内容开展实战化教学,助力党员掌握 “网言网语”,提升议题设置、话题引导能力,成为懂网、用网的行家里手。鼓励党员立足专业领域,结合基层实践,创作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正能量内容,用图文、视频解读惠民政策,以 “专业 + 地气” 的表达增强网络传播力。建立 “党员网络评论员” 队伍,定期开展舆情分析演练,在热点事件中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形成 “权威声音及时响、错误言论有人驳” 的良好局面。
制度“上新”,解锁清朗空间治理“生态”。引导党员主动发声须坚持制度保障与激励并行,形成“长期主义”。建立 “线上线下联动” 机制,将党员网络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等重要参考,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搭建 “党员网络服务平台”,整合政策资源、群众诉求,为党员发声提供信息支撑;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阵地。构建“云端党小组”发声矩阵,通过党员带头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形成正向传播涟漪效应。坚持舆情联动响应处置机制,针对重大舆情,党组织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党员发声 “有底气、有方向”。要加强与网信、宣传等部门协作,形成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多方协同” 的网络空间治理合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赵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