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8日讯(记者 李洁)在债务压力下,刚完成880亿融资的新世界发展,正加速变卖内地核心资产。
记者了解到,新世界发展近日以28.5亿元的价格,将其位于上海淮海中路K11物业11至58楼的写字楼部分挂牌出售,出售物业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
“该项目确实正在挂牌出售,按目前了解到的初步信息,有意向买家正在就此进行接触。”上海一家商业地产机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对此,新世界发展方面向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新世界发展本次拟出售的项目,是位于上海核心商圈的地标建筑。公开资料显示,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又称K11写字楼)是香港新世界集团在上海淮海中路商圈开发的地标性综合商业体,集高端办公、艺术商业、文化体验于一体,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其中K11购物艺术中心楼面面积35474平方米,写字楼面积80549平方米。
该物业是新世界在内地的旗舰资产。在郑氏家族第三代接班人郑志刚执掌下,新世界2013年斥资4亿元将前述项目商业部分改造成内地第一座K11艺术购物中心,并于2021年9月以33.75亿元的价格完成100%权益收购。
此次在完成100%权益收购不足四年即选择出售,被认为凸显了新世界发展资金需求的迫切性。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一周前,新世界6月30日刚宣布完成总额882亿港元的债务再融资,将还款期限延至2028年6月30日,赢得了宝贵的三年喘息期。
对于完成880亿巨额融资后,新世界发展为何还继续出售资产,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认为,其签订的882亿港元再融资协议,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债务展期,并非新增现金注入,这仅覆盖了部分债务压力,未能解决整体负债高企的根本问题。同时,再融资后企业仍需承担沉重的利息支出。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世界发展综合债务净额约1246.3亿港元,较上一个财年末期(2024年6月30日)增加近10亿港元。其债务结构中,一年内到期的债务约322亿港元,而账上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18亿港元。
而上海K11写字楼的出售并非孤例。2024年9月,有媒体报道,新世界试图以90亿港元出售香港尖沙咀K11 Art Mall,因价格分歧未果;2025年3年新世界将杭州一栋市值10亿元的甲级写字楼摆上货架。更早前,其已以40.2亿港元的价格出售荃湾愉景新城商场,2024财年累计出售80亿港元非核心资产。
面对持续现金流压力,新任行政总裁黄少媚自2025年2月上任就明确,“减债为首要任务”。她提出的 “七招减债”策略,包括积极出售发展项目、积极出售非核心资产、释放农地价值、提高租务回报、精简成本、暂停派息,以及积极的财务管理。其表示,公司计划在2025财年通过物业销售和非核心资产处置,套现260亿港元。
截至2025年6月25日,新世界已完成2024/2025财年260亿港元合约销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