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POS圈支付网)
日前,支付公司合利宝母公司仁东控股发布了“ 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处于中止续展审查阶段的公告”。
公告显示,仁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仁东控股”)控股孙公司广州合利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利宝”)《支付业务许可证》于2019年7月9日续展,有效期至 2024年7月9日。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等相关规定,有效期过渡至2025年7月9日。
2025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换证)公示信息(2025年7月第一批次)》。因合利宝申请续展时,其间接控股股东仁东控股进入重整程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合利宝中止审查。中止审查阶段,合利宝各项业务均正常开展。
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合利宝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正积极推动中止情 形涉及事项及早解决,行政许可中止审查的相关情形消失后,合利宝将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报告。《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进度受到行业监管政策和主管机关审批影响,存在因政策性因素或自身相关因素导致的续展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后续如有相关进展情况,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多家支付公司曾被“中止”续展后恢复
从支付行业监管实践来看,支付业务许可证被中止续展审查并不罕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中止审查通常因需进一步核实材料、整改合规问题或涉及司法调查等情形。值得注意的是,中止审查并非“终止”信号。“中止审查”不同于“终止”、“注销”,中止情形消失后,可以立即再次发起换证工作。
按照支付行业的监管惯例,支付业务许可证到期但未被人民银行注销,且换证工作处于中止审查状态的情况下,支付公司依然可正常开展原支付业务许可证项下的各项支付业务。支付机构在开展支付业务过程,仍需严格遵守人民银行关于支付业务的各项监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备付金安全、客户权益保障、打击涉赌涉诈违法交易等监管义务。
中止审查本质是监管对支付机构“边整改、边运营”的审慎处理,而非牌照注销信号。从行业情况看,一旦支付牌照续展被央行中止审查,多数支付牌照的结局是“不予续展”,但仍有机会重新续展。
如,2022年嘉联支付牌照续展进入中止审查阶段,2023年3月6日恢复审查后,随后嘉联支付顺利通过续展流程,牌照有效期更新至2027年。
首信易支付(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21年同样因监管要求被中止审查,经整改后于2023年完成续展,业务运营全程未受影响。
此外,本元支付(云南本元支付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6月26日也被中止续展审查,经整改后2023年7月5日通过续展,其间支付业务正常进行。
据公开信息披露,仁东控股已于今年3月顺利完成司法重整,成功引入中信资本等实力投资人,同步优化公司治理架构与合规管理体系。结合同类案例的整改经验,合利宝在监管合规、财务稳健性及战略资源协同等方面如果满足续展核心条件,牌照续展成功是有较大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