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吗?最早的‘日’字就像个圆圆的太阳。”近日,在新疆库车乌尊镇中心小学的创意课堂上,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学生董柳萱通过讲解甲骨文的演变过程,带领孩子们穿越三千年的文字长廊,让汉字渐渐“活”了起来。
今年暑假,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石榴结籽·同音同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携手新疆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纽带,创新开展“语言培训+文化浸润+产业赋能”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推普教学、电商助农、文化传播等领域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原来学普通话这么好玩!”在乌尊镇中心小学,孩子们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画作,将实践团队员们团团围住,这堂正在进行的“我是小小推普员·汉字衍生画”课程,把汉字教学变成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艺术探险。课堂上,孩子们用水彩将“一帆风顺”“春夏秋冬”等词语绘成生动图画,在创作中理解汉字内涵。
“家人们看过来!新疆库车‘甬库振兴瓜’,皮薄肉脆,清甜爽口,每一口都是自然的甜蜜暴击!”近日,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实践团的学生主播们坐在直播镜头前,卖力吆喝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这支跨越4500公里而来的大学生团队,将直播间打造成助农新阵地,与当地主播合作,首场直播便创下1.6万点赞量的亮眼成绩。
除了亲自上阵直播带货,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吴静雯还化身“导师”,为当地农户和新农人量身打造“推普+直播用语”专题培训课程,从专业的产品卖点提炼,到高互动性的话术设计,手把手助力乡村主播提升普通话水平和带货实力,让普通话成为连接特色农产品与广阔市场的桥梁,提升助农实效。
实践途中的红色印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实践期间,在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热汗古力的带领下,两校团队一同走进林基路烈士纪念馆,聆听烈士生平事迹,深刻感悟革命先烈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原标题:宁波职业技术大学:一场跨越4500公里的语言赋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