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各种蛇类、毒虫活动进入高峰期
群众们在户外活动时
被咬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近期,公安、消防等部门
就处置了不少类似的警情。
蛇类“频现”家中 它们可能潜伏在杂乱的角落
近日,镇江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接到报警称一条灰黑色的大蛇正藏匿于居民家中的橱柜内。民警到场后发现,橱柜内的杂物较多,给了大蛇躲避的空间。
但到场处置的镇江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朱建强按照多年来的“捉蛇”经验,牢牢抓住大蛇的尾巴,将这条长度超2米、比拖布棍子还粗的大蛇擒获。
民警使用编制袋将蛇运走放生相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在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一条一米长的水蛇钻进了居民家中的衣柜下面。通州消防的消防员到场后,使用捕蛇夹,夹住蛇的尾部才把蛇从死角里拽了出来。
消防员在将卡在死角里的蛇拽出记者发现,家中“蛇出没”往往都有共同特点,即蛇容易出现在使用频率低、物品摆放杂乱的位置。对此,消防员提醒大家,平日里保持房前屋后角落的整洁,减少杂草、杂物的堆积,减少蛇虫的藏身空间。还可以放置一些硫磺、雄黄等驱蛇物品,做好预防,而这种方式也能起到防虫的作用。
小朋友遇到蛇虫不要“好奇心”太强 乱抓必然不可取
暑期家长们带孩子进行徒步、骑行等户外活动的频率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穿好长衣长裤、高帮鞋子,并绑紧裤脚,还可以适当喷洒一些驱虫水,以防有毒蛇虫攻击。
家长们也要看管好孩子,很多孩子在玩耍时会因好奇心就把手伸进看不清的树洞或洞穴,这种行为实际上非常危险。如果遇到一些蛇虫更不能随意去抓,应当报警或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前来处置。
被蛇咬后怎么处置?一定不能剧烈运动!
每年的五月到八月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医院也会接诊一些被有毒蛇虫咬伤的病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申前进介绍,江苏地区活跃的毒蛇以蝮蛇为主,当群众在户外被蛇咬伤后,在就医前有条件的话要拍下蛇的样子,快速到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就医。申前进说:“一定要注意,不能被二次咬伤,有条件可以去冲洗一下,适当地冲洗一下,然后赶紧打120送医院,被咬伤的肢体减少活动,不要去奔跑。”
此外,夏季草木茂盛,蜱虫、毒蝎等也让人防不胜防。当发现蜱虫吸附皮肤时,避免用手拍打、捏碎虫体或强行扭转拔出,以防蜱虫的口器深陷皮肤内,不便后期处理。
遭遇蝎子或毒蜘蛛袭击,可冷敷伤处以减轻痛感与肿胀,同时尽量抬高受伤肢体,对于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隐翅虫等动物,勿拍打落在皮肤上的虫体,避免其体内强酸性毒液沾染皮肤。若不慎接触毒液,可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同时,尽快就医,由医生进行细致判断。
上一篇:北京反诈主题公交车发车!
下一篇:中国最北的北极村安装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