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车企间充电网络互联互通 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安全管理
创始人
2025-07-08 17:21:13
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伴随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迅猛增长,如何确保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市场需求?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充电设施网络布局,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今年下半年刚刚开始,新政出台将对新能源车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超五成,成为新车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以纯电动车型为主要产品占比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充电环节便捷性无疑是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动力电池续航能力显著提升,越来越长的整车续航能力意味着消费市场对充电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促进联盟)调研发现,有超九成新能源车主期待体验快速充电,而慢充方式的受欢迎程度则呈现下降趋势。

面对这一市场现状,我国快充桩数量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国内充电桩功率大于120千瓦的快充桩数量占比约32%。其中,功率大于240千瓦的超充桩占比仅为8.48%。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快充桩布局数量难以完全满足消费市场充电需求。

为尽快提升快充桩数量占比,《通知》要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率先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40%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在企业加速布局“超充”赛道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功率充电设施有序建设至关重要。《通知》提出,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依法办理项目备案手续,各地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要会同投资主管部门加强对大功率充电设施项目的监管,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投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要素资源集约化利用,支持具有良好投资能力和运营经验的优质运营商开展场站建设、改造和运营;积极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大功率充电设施。

鼓励车企“自建桩”开放共享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比亚迪、华为等多家企业发布了自家快充解决方案。事实上,充电信息协议的不同,导致不同车企充电桩只能为品牌旗下新能源车型使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充电资源的浪费。

去年以来,汽车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在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走高的情况下,车企间充电网络互联互通的重要性。此前,极氪、特斯拉等车企已陆续对外开放充电桩设施。其中,上月特斯拉宣布首批V4超级充电桩上线,覆盖上海、浙江、重庆等地服务区,该批充电桩向非特斯拉品牌车辆开放。

而此次新政则是有关部门明确释放了鼓励车企“自建桩”开放共享的信号。《通知》提出,新能源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同时,结合场站条件推广充电站与餐饮、娱乐、购物、汽车服务等融合的商业模式,提升充电服务体验。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从技术上来看,目前国内充电桩还存在兼容性的问题,部分充电桩无法满足所有品牌车辆充电需求。因此,单一车企布局的公共充电桩需与其他品牌涉及软件和信息协议共享等调整,整个过程预计还需要一定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放充电桩的同时,充电系统标准化也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对此,《通知》提出,有关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要持续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设备型式、计量检测及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以标准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大功率充电国家标准纳入车、桩市场准入条件,开展面向大功率充电国家标准的车桩互配测试和对比验证,分类推动大功率充电标准在高压平台乘用车型和重卡等商用车型上装车应用。

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安全管理

近年来,新能源车在充电过程中引发的自燃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提升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024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决定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自2025年3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产品描述与界定见附件)CCC认证委托;2026年8月1日起,未通过认证的充电设备将无法销售、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认证范围涵盖了社会充电桩,也包含了家庭充电桩。

记者注意到,此次充电市场的强制认证,从电气安全到环境适应性,设置了数百项严苛检测指标,其中,仅电气安全就涵盖材料阻燃、漏电防护等20多项关键指标。

在此基础上,《通知》要求,充电建设运营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开展大功率充电站选址、设计、建设和消防设施布置。充电运营企业要加强设备采购管理,核验充电桩及配套设备产品合格证明、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等信息,确保符合质量规定。

仝宗旗认为,实施CCC认证将有助于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性能测试,包括防触电、短路保护以及耐火耐燃等关键指标。同时,认证过程还将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持续监控,以确保问题产品无法进入市场,从而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此举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车的普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记者手记:一面金锣折射香港新股... 转自:新华社  6月23日,在香港中环摩天轮下,一名女士在“金锣巡游号”巡游车上打卡留念。新华社记者...
湖北通报7起党员干部、公职人员... 原标题:中共湖北省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 中共湖北省纪委办公厅关于7起党员干部、...
道通科技:公司本次股份回购计划... 证券日报网讯 7月8日晚间,道通科技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7月8日,公司本次股份回购计划实施完毕...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英文译名为“All-China Stude...
IPO雷达︱营收增长“停滞”,... 王俊凯代言的植物医生要上市了!6月30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植物医生、公司)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