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 在希望的田野上涌动新力量
创始人
2025-07-08 16:27:36
0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遇到数字时代的浪潮,一支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新视野的队伍正在广袤田野扎根生长。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新农人。

新农人之“新”,在于思维方式的革新。不再将农业简单视作生存手段,而是看作充满可能性的发展空间。从直播带货到智慧农业,从品牌打造到产业融合,他们用市场化思维重构农业生产关系。这种转变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对农耕文明的创造性转化。

新农人之“农”,体现着对土地最深沉的理解。他们中既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也有跨界转型的企业家,更有扎根基层的科技特派员。身份虽有差异,但都把握住一个核心,农业现代化不是去农化,而是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向往的归宿。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瓶颈,仍是人才短板。新农人群体的出现,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他们像种子,在乡村土壤中生根发芽;像纽带,连接起城乡要素流动;像火种,点燃了农业创新的激情。但也要清醒看到,这支队伍仍显单薄,需要更多政策阳光雨露的滋养。

培育新农人,需要打破制度藩篱。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让创业者有施展空间;创新金融支持方式,解决“第一桶金”难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营造尊重农业、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让务农成为有尊严、有奔头的选择。

用好新农人,贵在激发内生动力。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扶持,要建立精准识别机制,让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人才获得支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将新农人纳入乡村治理体系,使其成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

乡村振兴是场持久战。新农人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发展观念的升级。当他们从“新鲜人”成长为“主力军”,当更多年轻人愿意返乡创业,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有了最坚实的支撑。这不是简单的职业选择变化,而是城乡关系的历史性重构。

泥土芬芳,未来可期。党员干部要当好新农人的“后勤部长”,以更开放的胸怀拥抱变革,用更务实的举措培育沃土。让更多新农人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绽放光彩,共同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

作者:陕西神木市委组织部曹 斌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连板四方新材:7月7日和7月... 每经AI快讯,7月8日,2连板四方新材公告称,公司股票价格于2025年7月7日和7月8日连续两个交易...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今起恢复开放#【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等你来参观】7月8日,中国人...
特朗普最后通牒像又一次狼来了 【#特朗普最后通牒像又一次狼来了#】#美国种种帝国新衣早已被拆穿#在原定的所谓“对等关税”生效前夕,...
东莞怡合达:三股东减持计划完成... 2025年7月8日,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伟盈新能源科技(无锡)...
受台风“丹娜丝”影响,浙江发布... 台风“丹娜丝”进入登陆倒计时,受其影响,今天下午到夜里浙南和沿海地区阴有中到大雨,明天浙南和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