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畔古城焕新亮相
创始人
2025-07-08 14:51:55
0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88年后的今天,经过提升改造,见证了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和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卢沟桥重新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也同步开园。作为举办国家重大纪念活动和国际和平交往活动的重要承载地,宛平地区也进行了提升改造,焕新亮相。

  今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卢沟桥、宛平城,抚今追昔,重温抗战历史。

一只和平鸽落在卢沟桥上。

宛平城南侧城墙上弹痕依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里,高大的雕塑林立。

  亮点1

  取消护栏 卢沟桥完成文物修缮

  早上8点左右,卢沟桥再次向人们敞开怀抱。步入卢沟桥东侧广场,两侧是绿树青草,南侧巨石上的浮雕是建造卢沟桥时的场景,北侧浮雕则是往来的驼队和行人,再现了此处当年繁华热闹的场景。

  广场西侧靠近卢沟桥处,有一块一人来高的汉白玉石,它来自房山大石窝,正面的“卢沟桥”三个大字取自乾隆重葺卢沟桥碑,下方的卢沟桥图形取自《卢沟运筏图》,讲述着卢沟桥厚重的历史。

  走在卢沟桥上,与提升改造前最明显的不同是桥栏板前的护栏被取消了,让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桥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次保护提升工作中,丰台区完成了对卢沟桥文物的保护修缮,通过清理酥粉、重做油灰勾缝等形式,对桥面、桥体进行了整体性修缮,并对桥下及桥栏板两侧50米范围内的河道进行了清淤。

  “为了保护桥体,桥下清淤时没有使用机械,都是人工清,并对桥的望柱和栏板的牢固度进行了评估,最终决定拆除护栏。”丰台区卢沟桥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过程中还对卢沟桥东广场进行了适度提升,包括完善灯光、广播、监控等基础设施,提升景观绿化等。

  此外,位于卢沟桥东侧的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也于今天重开。这是一座全面介绍卢沟桥历史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走进馆内,实物与图文、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向人们展示着卢沟桥的历史和营造技法。

  “历经800多年,卢沟桥的桥基从来没有动过,它下面的10个桥墩,最大下沉幅度不超过12厘米。”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参观的人们纷纷为之赞叹。博物馆的风云厅,详细介绍了卢沟桥事变的始末,以及涌现的抗日英雄。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佟麟阁和赵登禹,还有一位战斗英雄沈忠明,后来经过考证,他是七七事变中牺牲的第一位中共地下党员。

  亮点2

  增设园路 宛平城亮出了西城墙

  站在卢沟桥上东望,宛平城巍峨矗立,静默无言,给人庄重之感。行至城门前,南北两侧曾经封闭的绿地,如今变身成了街角公园,树木错落有致,人们惬意地行走其间。

  “原来这里只有窄窄的一条便道能够通行,树木也将城墙遮挡得严严实实,现在不仅便道拓宽了,绿地里也有了道路,还有休憩的座椅,就在树荫下,待着特别舒服。”在宛平城内街住了半辈子的陶先生告诉记者,老街坊们现在经常到这里小聚,游人也在这里休憩,小公园的利用率非常高。

  宛平城城墙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公园的改造让人们多了休憩之所,也亮出了宛平城巍峨的城墙。记者看到,顺着城墙根儿新铺设了一条宽约三四米的砾石路,游客沿砾石路顺着城墙根儿打卡,留下与宛平城墙的合影。

  “我们改造了宛平城西门南北绿地,在绿地内增设二级园路,缓解此前步行空间窄、通过性较差的问题,还在园路旁增加了必要的休息座椅等设施,并去除灌木,保留场地内乔木,露出城墙,为游人提供近观城墙和打卡拍照的旅游空间。”丰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进入宛平城,穿过瓮城,笔直的城内街跃然眼前,街道两侧古香古色的建筑鳞次栉比。在此次修缮过程中,丰台区对宛平城城墙及城楼进行了修缮保护,开展了宛平城南半段城垣和院落优化改造,对城垣沿线及院落实施了马道铺装、景观绿化、院落规整和房屋修缮,形成“青砖黛瓦连片,红砖红瓦点缀”的整体风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侧的醒狮广场也进行了环境提升,东侧广场树池、花池经砌筑修缮和绿化美化,更显简洁稳重,与庄严的醒狮广场更加匹配。

  除了硬件提升,丰台区还深挖宛平城文化内涵,策划推出“卢沟烽火 硬气铸魂”专题展、“太行古道 九省御路”专题展、“宛平记忆”展览等,丰富宛平博物馆之城的文化底蕴。

  亮点3

  抛光锈痕 38尊抗战雕塑倍显庄严

  宛平城南、京港澳高速公路北,占地20公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也于今天重新开放。隔着一条南后街,宛平城南城墙上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在这片曾经的战场上、在累累弹痕的见证下,人们在雕塑园享受着平和而惬意的时光。

  雕塑园为无界公园设计,园内开放了部分绿地,沿路形成宽约二三十米的林下空间,一条灰蓝色的健身步道串联起多个休憩空间。人们在这里闲坐聊天,孩子们奔跑嬉戏。

  步入抗战雕塑园中心广场,38尊直径2米、高约4.3米的柱形铸铜雕塑环绕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这38尊雕塑于2020年建成,分为“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正义必胜”四个部分,以中国传统碑林形式布阵,倍显庄严肃穆。在一尊名为“血肉长城”的雕塑前,铜质的标识牌已经有了岁月的斑驳,上面是“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字迹。标识牌下,多了一个二维码。记者扫码后就进入到雕塑信息展示页面,其中有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将雕塑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将士们面对凶悍的侵略者,无所畏惧,拿起武器,英勇抗战,血战到底……”

  “改造提升过程中,我们本着最小干预原则,对这38尊铸铜雕塑进行了清洗、打蜡和锈痕抛光,让它们依旧保留了岁月的厚重感,更好地展示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卢沟桥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增加游人观展体验,他们联合卢沟桥小学一起录制了雕塑讲解,让每个雕塑都会“讲故事”,也让抗战故事在孩子们中间更好地传递。

  马上就访

  后续活态化建设“宛平博物馆之城”

  “此次对卢沟桥、宛平城、抗战雕塑园的改造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提升游客服务水平,同时满足周边居民运动、休憩需求,让它们融入居民的新生活。”丰台区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已经精细化提升游客服务设施,区域内增设了导览标识和公共卫生间,搭建了智慧化服务管理平台,对宛平城周边进出交通流线和停车场进行了全面梳理。

  后续还将活态化建设“宛平博物馆之城”,形成“一条街、城墙环、四象限”的业态分布格局,待主街开放后还将推进南城墙开放,并多元策划主题研学路线,在增强宛平城历史文化氛围、提升周边环境生态品质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参观贴士

  卢沟桥景区:开放时间为8时至20时,19时30分停止入园。

  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开放时间为8时至18时,17时30分停止入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开放时间为8时至22时,21时30分停止入园。

  (以上三地周一均闭园闭馆)

  交通出行:目前周边开放三个停车场。

  本报记者 孙颖 文 刘平 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镜观·领航|深情致敬英雄 擎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8年前的7...
金域医学股东国创开元拟减持不超... 7月8日,金域医学(603882)发布公告,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拟通...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将于...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展前新闻发布会7月8日在上海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5国际低空经济...
塔牌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 转自:财联社【塔牌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0%-100%】财联社7月8日电,塔牌集团(002...
四川达州中学学生何佳佳问鼎全国... 来源:环球网 近日,中国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联赛(绵阳站)落幕,本次赛事汇聚全国268名精英青少年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