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领域的“愚公”:中国企业十五年磨一剑 重塑能源安全技术标杆
创始人
2025-07-08 14:42:52
0

转自:新华财经

在青岛一间初创实验室里,一张写满公式的白板见证着一段技术突围史。苏州恩易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EP”)创始人王靖带领团队耗时十五年,将“毫秒级关断技术”从实验室构想锻造成行业安全标准,用80余项自主专利打破国际技术垄断,让“中国智造”成为光伏产业安全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破茧:从高管到“技术愚公”的抉择

2011年,辞去跨国企业高管职位的王靖做出一个让业界意外的决定:投身光伏组件级电力电子(MLPE)领域。彼时,国内光伏产业正面临“卡脖子”困境——传统串联架构下,光伏系统持续存在800V以上直流高压,而MLPE这一破解安全痛点的关键领域,长期被国外企业以专利壁垒垄断。

王靖带领初创团队用自筹资金搭建首条微逆生产线。当行业将毫秒级关断技术视为“过度设计”时,他们却将年营收15%投入研发,组建起以硕士、博士为核心的百人技术团队。NEP财务总监说,创业初期团队几乎押上全部积蓄,在电磁兼容实验室连续72小时调试设备的场景,成为企业“死磕”核心技术的缩影。

突围:专利战里的技术长征

核心技术攻关如同“愚公移山”,需要啃硬骨头的耐力。2017年,当国内企业因国外专利封锁在组件级关断领域举步维艰时,NEP技术团队另辟蹊径,独创双向通讯协议实现技术突破。这项获权威认证的创新,不仅实现远程监管与高温自动预警,更将关断响应速度控制在毫秒级,可靠性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企业专利墙上,一组数据见证着突围历程:从首项发明专利到8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布局,从国内实验室验证到打破多项行业可靠性测试纪录。其微逆产品在-40℃至65℃极端环境下通过严苛测试,失效率远低于同类产品,被行业专家评价为“重新定义安全边界的中国方案”。

跃升:安全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在国内一处百万平方米工商业光伏项目现场,NEP智能监测网关正实时捕捉组件电流波动。这套系统可7×24小时预判设备故障,让运维人员无需爬屋顶即可掌控全局,运维成本直降40%。这样的场景,正在国内多地的工业园区、新能源基地复制。

“当安全与效率在组件级统一,技术才能真正释放价值。”在某大型能源集团的光伏电站里,NEP快速关断器已成为标配——这套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架构的高压安全隐患,更通过智能管理提升发电效率3%-5%。如今,NEP技术方案已应用于国内多个千万瓦级新能源项目,成为“双碳”目标下能源安全升级的典型实践。

格局:从跟跑到领跑的中国路径

从青岛创业车库到苏州研发中心,十五年间NEP完成了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制定者的跨越。在国内光伏行业标准制定会上,NEP提出的多项技术方案被纳入行业规范。NEP自主研发的关断芯片,打破了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能源技术的终极竞争,是综合创新能力的竞争。”王靖指着实验室里的新一代产品模型说,团队正将AI算法融入光伏安全管理系统,让技术在智能电网、储能等场景中实现深度融合。当国内MLPE渗透率逐年提升,这家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正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印证着中国企业在硬核科技领域的突围逻辑——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以技术尊严筑牢产业根基;没有坦途可循,唯有以愚公精神劈开创新之路。

在双碳战略的时代征程中,NEP的故事折射出一个共识:当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中,中国能源产业的安全防线才能真正坚不可摧。(蒋芳)

编辑:赵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建师大生科学子赴顺昌洋口开展... 福建师大生科学子怀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与探寻之心,奔赴顺昌洋口开展调研实践。他们深入洋口的红色遗迹,感...
五大举措发力 武汉加快推动绿色... 转自:中国水运网7月8日,记者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武汉将以培育试点企业、打造...
迪士尼、乐高能否有“两大两小”... 转自:上观新闻暑期亲子游市场持续升温,游乐场所迎来家庭客流高峰。市人大代表刘权平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亲...
无锡滨湖区:“苏超”参赛球员和... 7月8日,无锡市滨湖区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滨湖区住房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支持“苏超”参赛球员和观赛...
江苏一地发布:悬赏2600万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悬赏公告(2025)苏05执1025号本院在执行申请执行人蒯某与被执行人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