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自恒大危机爆发后,防水行业的头部企业凯伦股份(维权)便深陷困局,烦心事接踵而至。
就在近日,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霍巨因个人原因辞职,在公司聘任新董秘前,由财务总监季正华暂代履职。
履历信息显示,出生于1989年的霍巨拥有研究生学历。其职业生涯履历丰富,曾任北京金佳伟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投资助理,北京志远信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投资经理,金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秘书部主管、联席公司秘书。2022年12月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2024年,霍巨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8.86万元,略低于2023年同期薪酬为60.18万元。
事实上,近两年凯伦股份的业绩压力明显。2022年该企业亏损1.59亿元,2023年净利润0.23亿元,到2024年,归母净利润又由盈转亏,巨亏5.39亿元。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情况仍未明显好转,营收4.66亿元,同比下滑11.83%,归母净利润虽有661.94万元,但同比也下降了15.89%。
作为主营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防水工程施工服务的企业,业绩凯伦股份不振,与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息息相关。
2024年,其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2.9%,下游需求锐减,使得公司防水材料销售承压。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假冒伪劣、非标产品充斥市场,落后产能过剩,进一步压缩了凯伦股份的市场份额与销售价格。
业绩不佳的同时,凯伦股份还面临着大股东减持的压力。4月30日,该公司曾披露股东卢礼珺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900万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2.43%。
到了6月17日,卢礼珺及其一致行动人李全营已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153万股。大股东减持,无疑向市场传递出复杂信号,加剧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
值得一说的是,为了摆脱困境,凯伦股份试图通过跨界收购实现战略转型。今年1月9日,其等宣布拟以现金收购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不高于51%的股权。4月2日晚间,凯伦股份进一步公告,拟以约4.83亿元关联收购佳智彩51%股权,此次并购对佳智彩的评估增值率高达617.7%。
凯伦股份期望通过此次收购,切入新型显示、硅基微显示及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佳智彩聚焦检测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应用于新型显示器件制造检测等领域,并向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量检测设备领域拓展。凯伦股份董事长钱林弟表示,将大力支持佳智彩发展,共享品牌力,共拓新市场。
然而,跨界转型之路绝非坦途。凯伦股份在防水主业上已面临诸多难题,如应收账款高达21.87亿元,恒大坏账问题久拖未决,董事长钱林弟甚至抵押四处房产仍未能完全解决。
此外,收购协议中要求佳智彩在2025-2027年业绩承诺期内累积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4亿元,这一目标的达成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