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私有化案例席卷多领域 部分公司因流动性与成本无奈退市
创始人
2025-07-08 13:27:55
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截至7月5日,Wind资讯数据显示,年内港股退市公司达30家,其中15家为私有化退市,数量与去年全年持平。尽管港股整体流动性今年显著改善,但小型股或微盘股仍受限,截至7月7日收盘,市值1亿港元以下公司有474家,部分公司日均成交额甚至不足10万港元。流动性不足、估值低迷及维持上市成本高,叠加产业并购整合需求,促使部分港股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

东方IC

年内港股私有化退市企业涉及物流投资、软件开发、服装零售等多个领域。多数公司私有化方案提供溢价,如安科系统每股现金支付1.10港元,较停牌前股价溢价约37.5%。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路径通常为要约收购、协议安排和吸收合并,股东未在退市前交易可通过方案获补偿。

产业资本借机并购整合优质资产。6月2日,瀚蓝环境的控股子公司以约110亿港元取得粤丰环保约92.78%股份,实现行业头部企业产业并购;4月22日,奥瑞金完成对中粮包装的自愿全面现金要约,交易对价60.66亿港元;7月4日,ESR私有化后整体股权估值552亿港元,溢价约13.6%,公司称将专注核心业务。

部分港股公司因股票流动性低,股东难以场内抛售,私有化退市为股东提供变现退出机会。文旅巨头复星旅游文化3月19日退市,公告称股份交易流动性极低;融信服务集团3月18日退市,股价较发行价下跌约87.7%,总市值大幅缩水,公司称私有化可减少行政成本、增强灵活性。

维持上市公司地位成本高昂。据广发证券测算,市值在1亿港元至50亿港元的主板上市公司,首次上市费15万港元至60万港元,每年上市年费14.5万至106.9万港元。堡狮龙国际集团私有化退市前股价低迷,市值缩水超90%,要约人认为其筹集资金困难且短期内难改善。

私有化退市并非总能成功。服装品牌金利来集团今年5月9日相关会议未获通过。不过,也有公司推进顺利,谭仔国际有限公司私有化议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8月19日收盘后将正式撤销上市地位。

专家表示,产业并购形式的私有化退市可促使资源向有潜力公司集中。但私有化过程中对小股东权益的保障,以及如何提振市场活力、改善中小市值公司生存环境,仍是市场各方需持续关注与解决的问题。(陈十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测导航(300627.SZ)... 格隆汇7月8日丨华测导航(300627.SZ)公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1-6月公司实现归属于上...
诺奖得主Jean Tirole... 2025年7月2日晚,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名誉院长Jean Tirol...
大金重工:波罗的海地区某海上风...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8日电,大金重工(002487)7月8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于...
五河县排水管网改造惠及民生 居... 转自:蚌埠新闻网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通讯员 蒋胜一 葛娴雅 文/图)“以前每到下雨...
中泰化学7月8日现1笔大宗交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8日,中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