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肇庆发布
这是一只龟、
一头猪、一条鱼的故事,
讲述了它们如何走出
超百万甚至上亿产业,
实现逆袭之路。
养龟年入百万
从“慢吞吞”变成“拼多多”
走进广宁县沙心崀村,
来到村民罗显军的“龟鳖养殖基地”
——自家楼顶,
只见一方天台规划出多个整齐的水池,
里面有培育不同品种的龟鳖养殖池。
△图源 广宁发布龟鳖养殖户 罗显军
从开始700多只种龟发展到现在大小一起6000多只,今年开始高产蛋了。火焰龟一般一窝蛋有10到30颗。一年有12至13万元收入。
养殖户罗显军楼顶养龟,正是排沙镇龟鳖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而带动罗显军等村民发展的核心力量,便是广宁泗海珍稀龟鳖繁育场。该场位于排沙镇,拥有多年养殖经验,深谙各类观赏龟的生长习性和繁育技术,将繁育场打造成了县内颇具特色的标杆。
△图源 广宁发布广宁泗海珍稀龟鳖繁育场内环境舒适,
龟池布局科学,
约12亩的养殖区、消毒区、房区合理错落,
既保证了龟的生长环境,
又兼顾了场区美观,
龟的患病率、病死率远低于其他繁育场。
△图源 广宁发布繁育场以珍稀龟苗为基础,
持续开展杂交育种实验,
自主研发新品种,
成功培育出具有独特性状和
市场潜力的“排沙系”变异龟,
整合先进经验,保持强劲创新活力。
凭借过硬的品质和独特性,广宁泗海珍稀龟鳖繁育场在行业内赢得良好声誉。其培育的石金钱龟、黄缘闭壳龟、亚洲巨龟、中华花龟、巴西龟等三十多个品种畅销全国,近年更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年产量约两万只,年产值达150万元。
△图源 广宁发布得益于“山水排沙”天然优势,
目前,该村存栏种龟2万只,
龟苗10万只。
其中,火焰龟、阿拉巴马龟等特色品种,
线上直播带货火爆。
直接助力30户农户增收,
户均年增收入超5万元,
同时联动油茶种植,
整村年产值突破200万。
△图源 广宁发布沙心崀村的龟鳖养殖产业,
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
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也为排沙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产值超3亿元
猪脚饭背后的产业振兴
在广宁,生猪产业也正蓬勃发展,
宛如一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
从全链智能升级,到检疫体系再造,
再到政策赋能闭环,
广宁正用“制度+科技”
重新定义现代养猪业。
在广东广宁广三保畜牧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整齐排列的猪舍中,先进的通风、温控设备正有序运转,为种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该公司斥资近亿元打造了5条现代化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年产能力达1.2万头。
△图源 广宁发布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肇庆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
深度参与生猪产业园建设,
引进法系种猪和智能化养殖设备,
采用液态饲喂系统和尾气净化技术,
推动生猪产能标准化发展。
目前,公司拥有两个现代化规模母猪场,
现存栏母猪6800头,
年出栏仔猪能力达25万头。
△图源 广宁发布屠宰加工以及检验环节更为严格。
在广宁县农业农村局的检疫管理系统,
可以查看每一辆货车的检疫信息。
广宁县生猪检疫已实现了
检疫证明电子化,
每一批生猪的检疫数据
都被准确录入系统数据库,
形成了完整的追溯链条。
△图源 广宁发布广宁的屠宰场按照
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确保每一头生猪
安全、卫生屠宰处理。
△图源 广宁发布据广宁县农业农村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广宁县生猪存栏18.37万头,出栏12.31万头,实现产值3.47亿元,增速7.3%。
年产10亿条
“亿”条鱼带动一方经济
在位于怀集县的
海大集团百容马宁养殖基地,
只见工作人员将10000多尾
精心挑选、培育的优质杂交鳢
“雄鳢1号”种鱼投放进池塘。
放鱼现场,
满载一箱箱活蹦乱跳种鱼的
卡车开至池塘边,
工作人员熟练地打开箱子,
用盐水消毒处理,
随后通过大水管将种鱼
轻轻放至鱼塘中。
海大集团百容马宁养殖基地负责人张斌:
“今年,马宁基地已经投放了4万斤母鱼约2万尾和1万斤公鱼约2600尾,今天这一批鱼约1万尾,主要用于生鱼秋季繁殖使用。”
据了解,马宁养殖基地致力于生鱼的亲本养成和繁殖孵化,目前已经流转土地408亩,其中120亩用于亲本养成、150亩用于建设饵料鱼区、50亩用于建设工厂化车间,提高繁殖产出率,正在加速建设中。
接下来,该基地将投入2000万元,
引进先进的工厂化养殖设备和技术,
打造产业化、智能化、
标准化的养殖车间。
基地建成后,计划每年
可以产出10亿条“黑芝麻”鱼。
△图源 怀集发布从一只龟、一头猪到一条鱼,
肇庆的特色农业产业“多点开花”,
绘就了乡村振兴好“丰”景。
相信,未来随着特色农业产业
发展不断壮大,
肇庆各村镇的明天也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