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变废为“宝”,屋顶光伏生“金”
创始人
2025-07-08 07:16:57
0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 强 通讯员 方 雪

  本报讯 盛夏时节,走进海盐县于城镇工业园区,曾经高耸的烟囱喷吐浓烟的场景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园区内,机器轰鸣依旧,企业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正熠熠生辉,厂区内节能设备悄然升级,一幅绿色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近年来,于城镇积极响应《海盐县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推动企业从传统粗放式生产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升级。一系列绿色技改项目在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更开辟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浙江麦克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套先进的余热回收系统格外引人注目。这套系统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蒸汽等余热转化为可利用能源,用于预热原材料、供应生产生活热水等。“过去这些余热直接排放,既浪费能源又增加环境负担。现在通过余热回收,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车间负责人介绍。据悉,该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吨布能耗可降低10%,排风量减少50%,不仅有利于后续尾气处理,还能实现尾气风机节能。更令人欣喜的是,依据海盐县相关政策,企业凭借该项目预计可获得设备投资额7%的一次性补助,有效缓解了技改资金压力。

  走进嘉兴市新大金属有限公司,屋顶上的光伏发电系统正在源源不断地将阳光转化为绿色电力。这座“屋顶电站”每年可发电95万度,不仅能满足企业自身生产用电需求,多余电量还可反哺电网。经专业核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850吨,减少污染物排放近500吨,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典范之作。

  为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于城镇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一方面积极落实资金补助政策,另一方面着力强化技术帮扶。“我们联合海盐县经信局、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节能诊断服务。”于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企业在余热回收效率提升、光伏储能一体化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专家团队量身定制技改方案。目前,麦克斯、新大金属等企业的绿色化节能项目已顺利完成验收。

  从余热回收到光伏发电,一项项政策的精准落地,让企业切实尝到了绿色转型的甜头。漫步在于城镇工业园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主动加入绿色技改的行列。“我们将继续用好政策‘指挥棒’,鼓励更多企业开展绿色化技改,让绿色成为于城镇工业发展的鲜明底色,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于城镇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创信息ETF(588260)... 7月8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信息ETF(588260)涨1.09%,报1.304元,成交额237.7...
保利发展20亿中期票据将于7月... 观点网讯:7月8日,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兑付安排公告。公告显示...
【午盘】A股早盘单边走高:沪指... A股三大股指7月8日开盘涨跌互现。盘初快速走高后,午前券商股拉升带动股指涨幅扩大。从盘面上看,算力产...
1000ETF(159629)... 7月8日,截止午间收盘,1000ETF(159629)涨1.08%,报2.616元,成交额5120....
邵姓股民向ST合纵发起索赔 陈...   受损股民可至Hehson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