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伟:因时而进,打造“留学香港”闪亮名片
创始人
2025-07-08 06:41:07
0

在全球教育格局加速重构的浪潮中,香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欧美高校的留学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而香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国际化优势、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及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把握机遇,全力推动香港国际教育产业发展,不仅是打造自己的国际教育体系、建设国际创新与人才高地的关键举措,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香港需抓住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生源为基:构建全过程国际化培养体系

生源是教育的源头活水,优质生源更是加快建设香港国际教育产业的关键一步。香港凭借其国际化优势和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在2023年两会上提出建设香港国际教育中心,旨在构建涵盖小学、中学、大学全过程的国际化培养体系,以解决近年香港与内地共同面对的人口总体出生率下降、适龄学童人数下跌的问题。这些挑战并非过渡性而是结构性的问题,因此不能片面采取如“缩班撤校”的短期解决措施,而应从战略层面去进行调整。令人欣喜的是,我的政协提案部分内容已被特区政府采纳。《2023年施政报告》明确提出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并推出一系列“抢人、留人、育人”举措以及加强与大湾区合作的政策,为香港国际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下一步可以将国际化教育市场扩大到中小学生,打造小学、中学、大学全过程国际化培养体系。同时,积极推动大湾区内部中小学之间的学校交换,以及“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教师交流与培训。一方面,吸引国际学生来港就读中小学,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安全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吸引全球家庭选择香港作为子女教育的起点。完善的教育配套设施和服务,也有助于吸引有子女教育需求的高端人才来港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创造更早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将为大湾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吸引全球优质生源,香港既可以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国家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在这方面,美国、英国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的教育产业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通过教育产业带动了旅游业和商业的繁荣。英国的教育产业同样如此,一批优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这些学生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除了学费,这些学生的住宿、餐饮、旅游等直接推动了当地的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还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香港可通过吸引全球优质生源,提升教育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为国家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推进国际教育产业的发展,硬件配套设施要跟上。香港中小学现在大力推动STEM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有机整合,旨在培养跨学科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大学增开创科课程,推出相关实习计划。但是推广科学普及,还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以外的社会这一重要场所,强调创科文化的建设。去年两会,我提交了一份政协提案,建议参考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模式,与位于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合作,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科学馆资源优势,依托香港、辐射湾区,在香港建设一所综合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科技馆。科技馆可承担科学教育、协同科技产业发展的功能,包括培养爱国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国际交流互动、将科技馆融入科创生态体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形成人才与创新的良性互动。

人才为翼: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国际学术高地

香港在科研方面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强大的科研实力。以香港为会议地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创办中国版“戈登会议”,可以帮助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学术会议体系,从而聚集全球顶尖师资及科研人员,助力“留学香港”品牌建设。

通过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参与,中国版“戈登会议”可以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的创新与突破。例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举办专题研讨会,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设立港澳国际学者研究专项基金,扩大“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范围,支持在港澳开展基础科研工作的外籍优秀科研人员。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国际人才来港开展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充足的资金保障,将成为吸引国际人才的强大磁石。随着越来越多国际人才的汇聚,香港的科研国际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香港可以与全球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香港的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可以预见,当全球顶尖科研人员汇聚香港,这里必将成为大湾区的科研创新高地,为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同时,也将助力国家在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提升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重要力量。

产学研融合:为人才培养提供广阔平台和出口

香港的教育和科研实力为其科技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要实现长远发展并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香港国际教育产业,必须通过产学研融合,为学生提供从学习到实践、再到就业的全方位支持,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首先,产学研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路径。香港高校在基础科研方面具有深厚积累,通过与大湾区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通过与大湾区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项目,学生可以在项目中参与实际研发工作,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为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独特的经济优势和国际化环境。通过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香港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全球竞争力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也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平台。

通过产业集群和产学研融合,香港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中学习前沿知识,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大湾区的全球竞争力产业集群中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这种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将极大地提升香港国际教育产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全球优秀学生来港学习。

通过产学研融合,香港不仅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为学生提供从学习到实践、再到就业的全方位支持。通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香港国际教育产业 ,吸引全球优秀学生来港学习,香港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为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通过推动国际教育枢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以及加强与大湾区的产学研合作,香港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教育和科创领域的地位。留学香港品牌不仅是吸引国际学生的闪亮名片,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抓手。香港应抓住历史机遇,顺势而为,积极作为,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作者是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锡有色涨2.07%,成交额7... 7月8日,华锡有色盘中上涨2.07%,截至11:23,报20.67元/股,成交7339.06万元,换...
这3种皮肤病夏季高发,很多人痒...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夏天来了,汗疱疹、痱子、脚气这三种皮肤病也是说来就来了。很多人被汗疱疹、痱子和脚...
浙商汇金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发行... 7月8日消息,公告数据显示,浙商证券资管旗下浙商汇金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浙商汇金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A...
大行评级|瑞银:重申国泰航空“... 瑞银发表研究报告指,国泰航空将于8月公布中期业绩,如计及联营公司国航的36亿元人民币亏损,预计集团上...
视频|李大霄:中国股市或迎不冲...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