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晓莉报道 “像有团火在腿上烧,又像蚂蚁在啃皮肤……”饱受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神经痛长达5个多月,经历多种治疗无效、身心俱疲的张女士,近日在云南省中医医院疼痛科通过脊髓电刺激调控术,按下疼痛“暂停键”。
今年初,54岁的张女士因外伤导致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虽然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但术后出现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她描述疼痛如同“腿上有团火在烧,又有蚂蚁在啃咬皮肤”,大腿的烧灼感、电击样疼痛剧烈且持续,导致她行走受限,甚至小便困难,整夜无法入睡。即使不断增加止痛药量,尝试过药物、理疗、封闭、神经阻滞等多种方法,疼痛仍无法缓解。
绝望之际,张女士找到云南省中医医院疼痛科主任陈建军。经详细问诊和检查,陈建军确诊她为“脊髓不全性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交感神经链综合征”,伴有焦虑状态。针对这一疑难病例,科室组织讨论并查阅最新资料,决定为张女士实施脊髓电刺激调控术。
术中,陈建军将微电极精准植入预定位置,测试成功诱发出患者原有的疼痛症状,确认电极定位准确,术后效果立竿见影。术后次日,张女士表示自己获得了半年来最安稳的睡眠。
陈建军介绍,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微创神经调控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腔的电极释放电脉冲,干扰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递,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知,并可能促进神经修复。该技术目前是治疗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以及脊髓损伤后疼痛等问题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