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胥慧敏 钱芳)7月2日,走进位于遵义市的仁怀酱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酱香酒智能酒库,整齐排列的酒坛上都贴有电子标签,这是每坛酒的“身份证”。
工作人员用手持机扫描,即可快速获取酒的详细信息,有效提升了库房管理效率。据了解,智能化管理已渗透到该公司的生产、运营等环节。在运营指挥中心,电子屏幕实时展示着各批次库存基酒详情,通过系统能实时掌握库存动态,生成数据报表、分析存储趋势,全方位提升管理效率与安全性。
近年来,仁怀市积极引导白酒企业运用智能监测、智能酿造等科技手段,推动智慧酒企建设。
在贵州国台数智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酒三车间,智能上甑机器人精准投料,智能航车高效作业,车间全机械化生产,智能设备通过传感器和算法作业,提升了生产效率。
据了解,该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将传统12987道工艺细化为274个工序、1508项指标,实现生产环节标准化、数字化管理。各流程关键数据实时上传中控系统,出现异常波动,系统会自动报警并触发应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