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
创始人
2025-07-08 06:31:46
0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佳琪

“农产品卖不出去,就找肖姐!”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藏着她踩过的田坎泥泞、叩响的农户门槛、解过的燃眉之急,是光阴里一步一脚印踩实的信任。

大家口中的“肖姐”,是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工会委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肖春华。5年间,她牵头组织150余场“农产品进机关”活动,让500余万元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职工手里。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鲜食名特优农产品进机关活动群’。”6月27日,见到记者,肖春华便笑着掏出手机介绍起这个500人满员的微信群。屏幕上,消息提示不停弹出,宛若城乡相连的脉搏在指尖持续跳动。

群是何时满员的?肖春华已经记不清。这个5年前为解决果农燃眉之急而临时建的群,而今早已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被大家需要着,就会一直做下去。”

时针拨回2020年2月,钟山区保华镇海螺村的40亩草莓基地迎来丰收,基地负责人刘朝正却发了愁,销售是个大难题,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三四千斤草莓烂在地里。得知这一情况后,肖春华二话不说就联系现场考察,并迅速动员机关职工和小区业主按需下单。第二天,满载希望的订单便飞向田间。短短三四天,滞销问题便得到解决。

没过多久,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专班在一次下乡调研中了解到,钟山区大湾镇大球盖菇面临滞销困境,消息又一次传到肖春华这里。在同事提议下,她积极与六盘水市直机关工会专职副主任袁莱对接,创建了“鲜食名特优农产品进机关活动群”,在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工会组织下,积极开展“农产品进机关”活动,将助销阵地从田间拓展到线上,这一做就是5年。

消费帮扶,既着眼当前,更注重长远。这份理念在水城区陡箐镇石头寨村得到生动诠释。“2020年,我们把麦子收来加工做面条,头回就卖了1.6万元。”两年后,“陡箐面条”自己闯出了名堂,市场价从一斤5元涨到了10元。“帮扶的目的,不就是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吗?”肖春华说。

“工作扎根一线,乡亲们的滞销难题总能第一时间摸清。只要东西好、价格实,就不愁出路。”肖春华告诉记者,把好品质关,提供合适的定价建议,确保有赚头也有销路,这套法子已直接惠及农户。

如今,在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工会及六盘水市直机关工会的共同努力下,“农产品进机关”活动搭建起了产销对接平台。“肖姐”成了机关职工和农民群众心中踏实的依靠。她说:“下一步,要把群里各单位联络员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农产品进机关’的带动面铺得更开,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红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50ETF华宝(159596... 7月8日,截止午间收盘,A50ETF华宝(159596)涨0.53%,报1.130元,成交额8617...
中共中央批准:郭永红同志任天津... 据天津日报7月8日消息,中共中央批准:郭永红同志任天津市委委员、常委。郭永红是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7月8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27%,报1.038元,成交额23...
通用航空ETF(159378)... 7月8日,截止午间收盘,通用航空ETF(159378)涨0.44%,报1.151元,成交额2194....
东北证券:脑机接口重大进展助力...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8日,东北证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