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弹痕铭刻苦难见证发展
创始人
2025-07-08 05:01:29
0

  本报记者 孙颖

  卢沟桥下,永定河水静静流淌。卢沟桥东,宛平城矗立,从东到西640米,巍峨的南城墙上,大大小小的弹痕依旧清晰可见,诉说着1937年发生在这里的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在中国,再没有哪座桥能像卢沟桥一样,让亿万同胞刻骨铭心。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完成提升改造的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已经重新开放。

  城墙弹痕见证,卢沟桥东西两侧,从宛平城到长辛店,换了人间。

卢沟桥素来是京畿咽喉。

路过行人常会为宛平城城墙上的弹痕驻足。

城墙上的弹痕依旧清晰可见。

  抗战岁月

  这里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

  晨光洒在永定河上,宛若碎金,横跨在河上的卢沟桥似一道长虹连通两岸。

  说七七事变,要从北京的地形说起——“北京湾”三面环山、东南开敞,是东北平原、蒙古高原南下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这条通道上拦着一条永定河。想要过河,商周时期有卢沟古渡,后来建起卢沟浮桥。随着金中都的建立,一座卢沟浮桥已满足不了当时政治尤其是军事的需要,公元1192年,金章宗时期,如今大家见到的卢沟桥建成了,成为京畿咽喉。1937年7月7日,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

  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坐落在卢沟桥桥头。这里珍藏着一张照片——日本侦察机在七七事变前拍摄的卢沟桥和宛平城的鸟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卢沟桥、宛平城和平汉铁路。

  “当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主要想争夺的就是平汉铁路,在此之前,日军已对北平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唯有卢沟桥地区附近尚有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驻守。日军之所以想要占领这条铁路,就是想让北平成为一座死城,继而通过它长驱直入攻占我国其他地区。”每次讲起这段历史,卢沟桥文化发展中心讲解员李旭都心潮激荡。

  88年前的那天深夜,在卢沟桥西几十米外的一间破旧瓦房里,6岁的郑福来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父亲说:“日本人打过来了!”

  被炮火轰塌的宛平城楼、被日本侵略者屠杀残害的3200多名丰台百姓、被长辛店“吃人狼狗队”咬死的中国同胞尸骨……

  作为卢沟桥事变亲历者,1951年,郑福来开始义务在卢沟桥上讲解抗战故事,长达73年,直至去世前夕。他曾说:“我经常在桥上和年轻人讲这段历史。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我们中国人、中华民族要复兴。”

  跨越时空的思念

  郑然:继续当好“守桥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卢沟桥人,我家就在卢沟桥西几十米,从小就在卢沟桥上跑,在宛平城里穿梭。我的爷爷郑福来,是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是“时代楷模”“北京榜样”荣誉获得者,更是一名抗战史的“义务讲解员”。

  记忆中,不论严寒酷暑,年事已高、步履蹒跚的爷爷总是会走上卢沟桥,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讲述那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每次听爷爷讲起那段历史,都能感受到他的慷慨激昂,他不会忘记那段历史,也希望后来的人不要忘记。

  爷爷已经故去,可他常说的那句话我依旧记着:“活到一百岁,我就要讲到一百岁。以后我不在了,你们要把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讲下去。”

  2024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我接过爷爷的接力棒,走上卢沟桥,作为新一代“守桥人”,为来往的游客与学生讲述卢沟桥的故事。

  如今,我在宛平街道沸城社区居委会工作,我们街道有一支义务讲解员队伍,核心成员已有20多人。我觉得,这份坚守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份责任,我们都要当好“守桥人”。

宛平城附近的公园已成为周边居民的休憩好去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完成提升改造。

长辛店老镇焕新。

  发展时代

  “馆桥城园”焕新融入新生活

  上午9时许,宛平城西门南侧的小公园里,三三两两的居民在林间座椅上休憩,阳光透过错落的枝丫洒下,一片祥和。

  经过提升改造,见证了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和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卢沟桥已重新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也同步开园。作为举办国家重大纪念活动和国际和平交往活动的重要承载地,宛平地区也进行了提升改造,焕新亮相。

  改造前,宛平城西门南侧是一片封闭绿地,将城墙遮挡得严严实实,边缘处只留有窄窄一条便道。改造后,这里成了周边居民和游客休憩、集散之地,利用率非常高。

  公园的改造也亮出了宛平城的西城墙。顺着城墙根儿新铺设了一道宽约三四米的砾石路,不少人踩着砾石路顺着城墙根儿打卡,留下与宛平城墙的合影。

  南城墙,斑驳的弹痕依旧保留着,向人们展示着历史讯息。路南侧,刚刚完成提升改造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旁,增加了林下休憩空间,一道灰蓝色的健身步道东西向蜿蜒其间,串联起多个休憩空间,有老人在树下闲坐聊天,小音响里循环播放着红色老歌,有孩子在林间嬉戏,有年轻人在步道上跑过……在这片曾经的战场上、在累累弹痕的见证下,人们享受着平和而惬意的时光。

  “改造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提升游客服务水平,同时满足周边居民运动、休憩需求,让‘馆桥城园’融入居民的新生活。”卢沟桥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抗战雕塑园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实现了无界公园设计,让城南街沿线形成了贯通便捷的全龄友好型街区环境。

  老镇更新打造国潮时尚街区

  一座卢沟桥,横跨永定河,一头连着宛平城,一头连着长辛店古镇。日寇肆虐时,这里也未能幸免。如今的长辛店二七纪念馆东南侧,还留有“长辛店侵华日军吃人狼狗队遗址”标志碑。

  斗转星移,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何让沉寂的长辛店老镇焕发生机?丰台区将长辛店当作“城市更新的试验田”,用足了“绣花功夫”,一店一策的打磨,让老镇告别“过路经济”,成为市民游客“沉浸体验”目的地。今年4月30日,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正式亮相,以“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为特色,千年古镇长辛店迎来盛放。

  出生在这里的“20后”桐桐,今年“六一”跟着爸妈出家门,钻胡同,到长辛店大街上过节。他在街口领取网红鸭气球,一路“遛鸭子”、一路“找鸭子”,快乐地行走在花丛中、台阶旁、琳琅满目的商品间……

  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如今成了京西新晋网红打卡地:你可以在这里听侗族大歌或是路边音乐会,看时装大秀或是国内顶级汉服赛事,还可以吃中外美食,喝人民咖啡……土生土长的长辛店人桐桐妈妈说:“真没想到老镇能这么热闹、有活力。”

  随处可见的非遗体验;京帮面、辛巴小馆、人民咖啡等丰富的餐饮业态满足人们逛吃的需要;露天的长辛店电影院对面,街边的台阶就是观众席,晚风轻拂中,游人闲坐观影,感受街区中的闲适时光。

  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儿童节,长辛店国潮街区3天吸引7万人次打卡,一场“村T走秀”同时到场人数达1500人,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带来的《海底小纵队在中国之远古大冒险》场场爆满,街区商户日均营收超20万元,文创衍生品销售额占比达40%……如今,老镇每天平均迎来游客八九千人次,周末日客流量更是可达1.5万人次。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刘平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盘中播报】59只个股突破年线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今日上午10:30,上证综指3480.31点,收于年线之上,涨跌幅为0.2...
港股异动 | 光伏玻璃股全线走... 光伏玻璃股全线走高,截至发稿,福莱特玻璃(06865)涨7.34%,报10.38港元;凯盛新能(01...
上证50ETF(510050)... 7月8日,截止午间收盘,上证50ETF(510050)涨0.64%,报2.846元,成交额7.58亿...
“我见证了过去15年中国的绿色... 图片说明:赫贾尼·罗莎本报赴拉美特派记者 单 劼 张婷鸽 林小艺 本报记者 陈子帅巴西当地时间7月5...
超大盘ETF(510020)跌... 7月8日,截止午间收盘,超大盘ETF(510020)跌0.06%,报3.282元,成交额35.7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