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信托业务正成为行业“新宠”。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保险金信托规模为2703亿元,占比超过26%。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行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保险金信托业务将进一步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国信托业协会日前在西安市组织召开《保险金信托业务指引》集中编审会。记者获悉,本次编审会参会人员包括中国信托业协会领导、平安信托、中诚信托、山东国际信托、华宝信托、外贸信托、中信信托、国投泰康信托、上海信托、交银国际信托、华润信托、平安保险、阳光保险及中伦、锦天城律所的有关专家及协会自律部人员。
据了解,《保险金信托业务指引》从指导各信托公司开展保险金信托业务的角度出发,秉承务实性、可操作性、前瞻性原则,制定保险金信托业务展业标准,建立受托人履职能力,明确受托人职责边界,规范受托人有偿服务。
保险金信托是保险与信托结合的产物,具体指投保人(委托人)以财富保护、传承和管理为目的,将其投保的年金保险或终身寿险合同的相关权利(如身故理赔金、生存金、保单分红等)作为信托财产,成立保险金信托。当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条件发生时,保险公司将对应资金划至约定的信托专户,交付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对委托财产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并将信托财产及信托利益分配给信托受益人,从而实现财富的传承规划。
事实上,近年来,尤其是信托“三分类”新规实施后,保险金信托正成为行业“新宠”,信托、保险、银行等机构竞相布局保险金信托业务。目前,已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友邦人寿、同方全球人寿等40多家寿险公司,与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山东信托、五矿信托、中建投信托、重庆信托、西部信托、国投泰康等30多家信托公司合作开展了保险金信托业务。
以中信信托为例,其与中信银行、中信保诚人寿协同落地一单总保费1.2亿元的信托投保保险金信托,信托财产由“保单+现金”组成,是我国第一单亿元信托投保模式的保险金信托。另外,早在2019年,平安信托就已经实现了保险金信托全流程线上化。依托全流程线上化系统的支撑能力,平安信托在2024年创下保险金信托单月设立超5000单的业内纪录。
对此,平安信托财富服务事业部高级董事总经理郑艳表示,作为“保险+信托”的组合,保险金信托将保单与信托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利用了信托的风险隔离、财富传承等功能,也利用了保险的杠杆、风险管理、保障等功能,进而实现“1+1>2”的效果。“伴随着保险市场的持续增长,中高净值客户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信托公司能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服务、技术等也在不断迭代创新,同时保险、银行和信托机构之间,在合作模式上也在不断创新。未来,金融机构间可以基于更宽广的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保险金信托规模为2703亿元,占比超过26%。同时,业内测算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金信托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8%。
在业内专家看来,除了资产安全这一核心诉求外,保险金信托的低门槛优势和监管政策引导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目前,保险金信托凭借相对较低的设立门槛(行业实践通常为100万元起),精准覆盖了庞大的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保障和传承需求。同时,监管政策导向也为保险金信托业务发展提供了良机,保险、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加大了对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布局,促进了保险金信托业务的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下一篇:希腊文物展亮相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