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袋50公斤重的纯碱被机械臂稳稳抓起,精准投入溶解槽,综合控制室屏幕上,碱液浓度、温度数据实时跳动——这是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红光公司废水生产线自动化配碱场景。该公司“配碱自动化提升”项目投运以来,原本采用传统手工操作的废水生产线正式迈入“智能化”时代。
谈起以前废水生产线配碱工序作业,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们记忆犹新:“每天要扛几十袋碱,特别是夏天高温,一个班下来,工装就好像‘长’在皮肤上。”这道延续多年的工序需要人工肩扛手提完成加水、升温、液位监控及碱液输送等全套操作,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较为艰苦。
此次新建的自动配碱装置,专门配套建设了碱液输送管线,可同时满足废水处理及工业用碱需求,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实现全流程远程集中控制。“现在只需在后台提前设定参数,系统自动完成所有操作。”技术员小梁指着控制台介绍说。项目投运后, 现场操作人员减少了1人,每年节约成本27万元。
望着整洁的新工房,配碱岗位员工张师傅笑道:“我这‘铁肩膀’要退休了,以后要学习新设备应用了! ”
上一篇:县域游爆火的三重驱动力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