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坚守护航地铁平安
创始人
2025-07-08 00:21:38
0

转自:劳动午报

1988年,18岁的刘胜利踏入北京地铁古城车辆段,开启了列检维修工的职业生涯。37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地铁检修岗位,日复一日,默默奉献。他随身携带检修挎包,装载着检修工作中常用到的小工具,这个检修挎包也见证着地铁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与进步。

入职之初,刘胜利便一直跟随师父在检修大库里检修车辆,他从拧螺丝、查电路开始学起,逐步积累经验。有一次,师徒二人在地沟里检修车辆。师父掏出一把十字螺丝刀,轻轻贴紧空压机电机轴承端,侧耳倾听数秒,便果断地断定:“轴承有问题。”当部件被拆开时,刘胜利惊讶地发现,果然是轴承滚珠保持架碎裂了。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检修岗位的重要性——这份工作肩负着千万乘客的安全。他打开随身携带的检修挎包,掏出工作笔记,郑重地写下“精检细修”四个字,并将这四个字铭记于心。直到今日,刘胜利仍然保持着记录工作心得的习惯,笔记本中密密麻麻的心得与经验,见证着他从“想开车”到“守护车”的认知蜕变。

刘胜利在工作中也曾经历过挫折。一次,在检查列车照明系统时,他一时疏忽,没有仔细查看灯泡的连接线路,只是简单地更换了灯泡。结果乘务员试车时,那个位置的灯光再次闪烁。虽然只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却让他“备受打击”。他深刻反思自己的粗心,意识到在检修工作中,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从那以后,他每次工作都更加认真细致,并自创了一套“全面检查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反复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胜利也有了自己的徒弟。他深知传承的重要性,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徒弟杨威在检修列车车门的紧固部件时,对一颗螺丝的拧紧程度拿不准,担心拧得不够紧会影响车门运行安全,拧得过紧又怕损坏螺丝和部件。刘胜利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工具包里拿出一把老式螺丝刀,一边拧动螺丝一边说:“你看,用这种老式螺丝刀的时候,手能很直观地感受到螺丝的阻力。如果感觉拧起来很轻松,没有那种‘咯噔咯噔’逐渐变紧的感觉,那就说明还没拧紧。而且在拧的过程中要仔细听声音,螺丝拧紧到位时,声音会有细微的变化。”演示完后,刘胜利又拿起电动螺丝刀,对徒弟说:“现在有了这些新工具,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但是这个力度还需要咱们自己把握。”他告诉徒弟:“老经验不能丢,新技术也要掌握,两者结合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刘胜利常说:“这些列车就像会说话的老伙计,以前要凑近耳朵听心跳,现在看着屏幕就能摸准脉。”当被问及职业成就感时,他指向一列即将出库的列车:“每次看着列车平稳驶离,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付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民日报关注:上海联动“文旅商... 图为本届上影节期间,影迷在上海影城“打卡地图领取点、福利兑换点”咨询。 陈浩明摄(新华社发)10天,...
全场零射正!国足0比3失利,遭... 7月7日晚,中国队在东亚杯揭幕战中对阵东道主韩国队。比赛第7分钟,韩国队李东炅率先进球,帮助韩国队取...
德国外长:边境管控是“临时措施...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当地时间7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访问捷克时表示,德国对波兰和捷克实施的边境管控是...
千户灯火映苗寨 转自:中国旅游报 □ 雷文旅 雷公山麓,夜幕低垂时,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灯火次第点亮,宛若星河洒落人间...
图片由人工智能生成 转自:南湖晚报  图片由人工智能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