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在航天器自主控制模拟竞赛获佳绩,展现大语言模型新潜力
创始人
2025-07-07 22:52:27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近日,一项关于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进行航天器自主控制的研究引起关注。研究人员通过模拟竞赛的方式,测试了 ChatGPT 在航天器操控方面的表现。结果显示,ChatGPT 在自主航天器模拟竞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仅次于一个基于不同方程的模型。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 LLM 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潜力,也为未来的航天自主系统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数量不断增加,未来人类将无法手动控制所有卫星。此外,在深空探测中,光速的限制使得我们无法实时直接控制航天器。因此,开发能够自主进行决策的机器人系统成为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近年来航空航天研究人员创建了基于热门游戏《坎巴拉太空计划》的“坎巴拉太空计划微分博弈挑战赛”。这一挑战赛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用于设计、实验和测试自主系统。竞赛包括多种场景,例如追逐和拦截卫星的任务,以及躲避探测的任务。

在即将发表于《空间研究进展》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介绍了他们的参赛方案:一款商业化的 LLM,类似于 ChatGPT 和 Llama。研究人员选择使用 LLM 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自主系统开发方法需要经过多次训练、反馈和优化,而坎巴拉挑战赛的使命是尽可能真实地模拟现实情况,这意味着任务可能仅持续数小时,因此持续优化模型是不切实际的。相比之下,LLM 已经在大量人类文本上进行了训练,因此在最佳情况下,它们只需要经过少量的精心提示词工程和几次尝试,就能为特定情境找到合适的上下文。

据IT之家了解,为了使 LLM 能够实际操控航天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将航天器的状态和目标以文本形式进行描述,并将其传递给 LLM,请求其提供关于如何调整和操纵航天器的建议。随后,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转换层,将 LLM 基于文本的输出转换为能够操作模拟航天器的功能代码。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提示词和一些微调,研究人员成功让 ChatGPT 完成了挑战中的许多测试任务,并最终在竞赛中获得第二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工作是在 ChatGPT 最新的 4.0 版本发布之前完成的。尽管如此,LLM 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避免“幻觉”(即无意义的、不合理的输出)的问题。在现实场景中,这种错误输出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然而,这一研究结果仍然充分展示了即使是现成的 LLM,在吸收了大量人类知识后,也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专网通信案”启动刑事追责,造... 7月7日晚,瑞斯康达公告称,7月5日公司收到相关人员家属通知,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适用...   本报讯(记者 张文礼)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适用问题执法指南(一)》(...
党建引领绿色转型 □陈永 本报记者 江岱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加快,以碳排放为核心的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国际...
酒企高层密集调整 行业深度变革... 近期酒行业掀起高管变动潮,金种子酒、华润啤酒、洋河股份三大酒企相继宣布核心管理层更迭。此番变动背后,...
一个月办理手机卡3000多张    2月27日,本案开庭审理,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  2024年7月,江苏、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