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一财社论:外卖大战硝烟四起,#市场竞争要规范更要包容#】硝烟四起的外卖大战,在反内卷的大背景下格外引人关注。
7月5日夜间,淘宝闪购、美团掀起了外卖大战,大量外卖红包如雨后春笋般撒落,部分外卖甚至可以“零元购”。
这场事关“即时零售+电商+丰盈流量入口”的决战,各参与主体都在大战中获得了福利的精进,消费者获得了消费者剩余,平台企业提升了数字资产价值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商家有了更多外卖平台可供选择,骑手则获得了更多业务和选择机会。
方兴未艾的外卖补贴大战,各大平台争夺的是即时配送、新零售业务等的流量入口,尽管补贴本质是一场变相价格战,但这背后较量的是各大平台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数字资产的贴现能力等,可看作是国内市场在消费交易环节的一场系统性的竞相升级。支撑各大平台发出竞争性补贴的是,平台复杂多元的盈利渠道和能力,以及多元化的商业场景,即补贴在商业上可看作是平台运营模式的内部转移定价。
当前国内正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而外卖大战正用鲜活具象事件,为人们提供如何辨识正常商业竞争与“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区别,从而有助于避免误判误伤。
最近市场监管总局汇总整理的6起经典反内卷式竞争案例,描述性定义了何为内卷式竞争。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存在违法违规和侵权现象,要么是直接侵权,要么是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实例便于人们理性分辨和量化定义,“内卷式”竞争是存在受损者和侵权行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正常的市场竞争则不存在受损者和侵权行为。
当然,要有效保护正常市场竞争,需要在包容竞争的基础上,规范其竞争行为,防范各大竞争主体用不正当竞争行为参与市场竞争,如要实时监控其是否出现变相的二选一行为,以及警惕跨平台翘单等背信弃义的侵权行为等。
这就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始终拿起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度量各种商业行为,并基于经济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法经济学原则,低成本高效率地分配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形成监管他律与市场自律自治的相互助推效应,有效降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