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创始人
2025-07-07 21:32:48
0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对历史的误解。让我们穿越时光,探寻古人利用秸秆的“十八般武艺”,还秸秆以本真。

1、秸秆堆肥,地力长存

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土地的肥力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每当丰收季节,庄稼收割完,古人会将秸秆收集,堆放在田间。秸秆经时间发酵,逐渐转化为肥料,滋养土地。《齐民要术》中就详细记载了一种名为“踏粪法”的秸秆堆肥法:“凡人家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穰、谷糠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卽堆聚。”

(秸秆堆肥。图源网络)

古人将秸秆与牲畜粪便混合,经踩踏发酵成高效有机肥,滋养土地,肥沃庄稼,这种生态循环的方式,是古人的智慧。

2、秸秆覆田,护土保墒

“自地亢后,但所耕地,随饷盖之,待一段总转了,即横盖一遍。”在古人眼中,秸秆不仅是肥料,还是土地的“保护衣”。

土地耕作后,古人会先顺着耕地的方向,将秸秆均匀地铺撒在田地上,再横向覆盖一遍。通过双重覆盖的方式增加覆盖的厚度和均匀性,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为土壤提供一层保护层,防止风蚀和水蚀。

(秸秆覆田。图源网络)

即使到今天,在西北干旱的沙漠地带,人们依然采用秸秆压沙固土的方式来保护生态。尤其是草方格工程技术的应用,通过人工铺设网格草障(主要材料为秸秆)的方式,将流动的沙丘固定,减少风沙的侵蚀,达到保护土地的作用。

3、秸秆饲养,兵家要事

古代行军打战,粮草和辎重是必要物质保障。粮草若是不到位,兵马则寸步难行,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中,粮草中“草”主要是指用于饲养牲畜的饲料,而秸秆是重要的饲料来源。

清代《马政纪》中记载,战马的饲料除了谷物外,还要添加铡碎的秸秆,以补充粗纤维,防止消化不良。

秸秆在古代军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被发派看守草料场,这里的“草料”也主要是指饲养牲畜的秸秆。草料场被陆虞候一把大火烧了之后,林冲自知烧了大军草料场是死路一条,便杀了陆虞候三人后,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

4、秸秆建屋,遮风挡雨

在古代农业社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建筑材料单一,秸秆被广泛用于茅草屋的搭建。茅草屋的原材料主要是饱满结实的秸秆,搭建起来比较容易,只需要将秸秆捆绑好,沿着墙壁围起来,抹上泥,一个简易的茅草屋就完成了。茅草屋搭建简单,还隔热防水。

(后人修建的杜甫茅屋故居。图源网络)

伟大诗人杜甫就是在茅草屋中,为天下劳苦人民写下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秸秆搭建而成的茅草屋,虽然破旧简陋,但住得下伟大诗圣,也为古代黎民苍生遮风挡雨。

5、秸秆编织,巧手生花

古人不仅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秸秆,还常常用秸秆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甚至是工艺品。如草船、草席、纸张、麦秸画等等。唐代《岭表录异》中就有记载“稻秸船”:岭南渔民以秸秆扎成浮筏,“束秸为舟,浮于江海,可载数人”。明清时期,北方“秸编工艺”达鼎盛,如河北草编席、山东玉米皮坐垫。宋代《天工开物》记载,南方人用稻麦秸秆混合竹麻造纸,成本低廉。山东潍坊的“麦秸画”更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秸秆工艺品。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古人在秸秆利用方面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化肥的普及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秸秆的价值被逐渐忽视,为了快速清理田地,人们常常选择了焚烧这种方式。然而,秸秆燃烧,尤其是大范围集中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可小觑,如空气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火灾风险等。这既违背了古人的智慧,也与现代环保理念背道而驰。

在现代社会,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秸秆的价值,借鉴古人的智慧,科学合理地利用秸秆资源。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宣传教育,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饲料、建筑材料等多种产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科技新增“PEEK概念”概... 2025年7月7日,兄弟科技(sz002562)新增“PEEK概念”概念。根据喜娜AI概念解读,20...
福建高速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 7月8日,福建高速公告,因工作调动,郑建雄先生不再担任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职务,仍在公司任党委委员...
延庆向市民游客发出“23℃清凉... 转自:劳动午报 近日,延庆消夏避暑季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拉开帷幕。本次延庆消夏避暑季以“奔赴23...
三木集团聘任52岁翁齐财为非独... 7月8日,三木集团公告,聘任翁齐财先生为公司非独立董事。资料显示,翁齐财,男,1973年1月出生,大...
奥迪车停在智能停车场发生事故 星报讯 近日,合肥市民郭先生前往桐城路附近办事,将自驾的奥迪车停入位于桐城路与长江路交口的长江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