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画条龙
创始人
2025-07-07 20:18:29
0

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风谲云诡,可能是人事动向最频繁密集的时期了。商业地产和物管企业也不例外,有不少老将,都选择了转移阵地。

从万达到龙湖,再到新城,高管变动恍若走马灯。

不过,也有例外。今年年初,从某港资商业地产离开陈生,选择的是:

回归。

作为广州人的他,加入了华润万象生活在广州的新项目白鹅潭万象城,担任总经理。

之所以说是回归,是因为陈生曾就职华润,十年前因为家庭原因离开广州和华润,之后在零售商业领域浮浮沉沉,兜兜转转,最后选择还是回归老东家。

其实也不难理解,华润万象生活这家企业的员工号召力,实在是太强了。很难想象,这家上市成立不到5年的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员工已经超过:

4.2万人。

和陈生同时期加入华润万象生活的很多同事,至今都还活跃在不同岗位上。

这其中的奥秘,华润万象生活在去年年底的万象商业20年访谈纪录片里提到过。他们说,公司到了这个规模,能最大化激发员工的潜力,得靠:

体系。

只有完整的体系建起来,才能让新加入的员工,顺着体系往前流动起来。这样,个人的努力,加上体系的支撑,优秀人才方可在庞大的企业里大展身手。

也是在年初,杭州因为六小龙声名大躁。当时就有人说,杭州是在6000条龙里养出了六条真龙。

放在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里,也是同样的逻辑。员工再多,最后看的还是:

能孵化出几条真龙。

在华润万象生活的这套体系里,刚进入职场的校招生,有专门的三年培养计划,培养他们解决问题、任务管理的能力;

对于业务条线负责人,有万象隽才、万象优才项目精进他们的业务专业能力;

作为部门负责人,有万象英才,培养他们的经营性思维,提升他们的管理效率;

即使打拼多年,晋升到了门店总和物业总,也有万象将才项目,提升他们的领导力。

不管是外部初来乍到的,还是从总部空降到各地方城市的,也会有相应培训,华润万象生活称之为:

着陆计划。

也就是说,在华润万象生活,不管员工的职业成长路径走到哪一步,都会得到对应的培养资源。

如今,华润万象生活不断开拓市场,在全国各地的在营购物中心已经超过120个、物业管理项目近2000个。

他们曾经最大的困惑,一度是缺乏店总人才。但他们用了很短的时间,找到了解决店总紧缺的方法,就是:

万象将才培训。

2018年至今,五期将才培训下来,已经走出了天南海北的不少店总。

在万象将才的培训里,华润万象生活会放大员工的领导力,辅佐其在系统经营的实战经验,也会鼓励做探索创新。

和很多企业走马观花式培训相比,万象将才真的是拿出了顶级配置。

他们不仅请来了总裁亲自担任班主任,还让总部部门负责人专题授课,带教的也是区域管理层。

那部万象商业20年访谈纪录片里,华润万象生活就回忆了公司当初那套超前的用人理念:

用事业吸引人,用文化留住人,用机会发展人。

华润在内部孵化出了华润万象生活,也愿意放手让他们独自闯荡。

接纳拥抱新事物,本身就是华润万象生活的来时路。现在,他们更是把这种开放性放在了人才培养上:

敢用人,用新人。

比如说,华润万象生活做的第一个奥莱项目,万象滨海购物村,选用的负责人,是2024年入职的。

要知道,万象滨海购物村不是个寻常的项目。它对整个万象商业的部署都极具战略价值。它承担的使命,是弥补万象在精品奥莱业态的空白。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在华润,员工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是一整个体系在支撑着你。如何决策,如何执行,不是简单的以点带面,而是以面推点。

大胆启用新人是有好处的。老中青三代合理配置,保证了公司稳定的人才梯队。同时,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也在活跃公司的氛围。

就像前面提到的陈生,时隔十年,当他再一次加入华润万象生活,是广州的白鹅潭万象城。

这是广州第一座万象城,对华润万象生活布局华南市场,也是意义非凡。

陈生结合自己在港资和零售的经验,认为广州万象城其实需要更有故事感的展厅。

提出这个想法后,他的意见不仅很快得到了采纳,并且也将会在未来实际落地。

又比如说,公务员出身的老马,之前负责工业园区和写字楼的物业管理。到了华润万象生活,就成了管商业、管住宅的六边形战士。

乃悟问过老马和陈生,他们如何评价在华润上班的氛围,两个人回答都很一致:

简单,团结。

这一点其实挺难的。

经历过大厂部门间相互撕逼、甩锅的人,一定深有感触。但在年轻人众多的华润这里,你看不到。

大家都是有事儿说事,有事儿干事。

在华润万象生活,老马类似的经历其实并不少见。

有员工原来是干财务的,现在成了购物中心的店总;有原来担任商业物业经理的,换了赛道去负责住宅物业;甚至能看到原来管工程的“包工头”,现在去管购物中心的营运了。

华润万象生活在做的,不仅仅只是激发员工自身的多元性,也在让自己融入更前沿的全球视野。

比如,华润万象生活现在的写字楼事业部运营总监,早前是在港澳台地区运营写字楼多年的资深物管人。

正是这些梯度分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包容开放的用人理念,让华润万象生活在庞大的商业和物业体量下,也能有活力地市场化运作,持续不断地迭代新鲜的产品。

怪不得他们的员工会说,华润万象生活不仅是运营资产能够轻装上阵,人才架构也同样如此。真正诠释了:

大象也能跳舞。

最近,华润万象生活还启动了精英人才招聘计划,他们称之为:

万象引力。

他们要挖掘购物中心总经理、写字楼项目负责人、物业住宅及非住项目的总经理,吸引一系列的高管人才加盟。

这件事情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华润万象生活这家年轻的上市公司,不按套路出牌,把老业务玩出新招式。

与其说这是一场高规格的社招,倒不如说是,华润万象生活创造了一次机会,让自己和志同道合的人才双向奔赴。

在很多年里,华润万象生活内部都有一个特别的企业文化,叫做背包文化。其实就是,大家对城市协作,都已经有了默契的共识:

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比如,重庆万象城的总经理是昆明过去的;武汉万象城的总经理最早是从深圳开始起步的。

一家企业,让员工主动背上背包去另一个城市,或许并不难。难的其实是,不管是身处什么职级和岗位,大家对这种核心价值观的执行,都当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当数万人才聚集在一起,要最大化发挥他们的价值,其实很考验HR部门。所以你看,技术很重要,资本也很重要,但最后能让1+1>2的,还得是人力资源管理。

陈生说,他回归到万象生活,回归到广州,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万象系商业进入这座城市,自己或许能出份力。

乃悟问过陈生,是什么让他对老东家如此念念不忘。他说了两个字:

感情。

在动不动00后整顿职场的今天,这俩字的含金量,已经显而易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博日历丨吹响它,仿佛回到了童... 有一种童年叫放暑假啦还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吗?有一个玩具你肯定玩过“吁——”三个看点带你认识清孔...
洪汇新材聘任48岁王瑶瑶为内审... 7月8日,洪汇新材公告,聘任王瑶瑶女士为公司内审部负责人。资料显示,王瑶瑶女士,1977年3月生,中...
唐探丨“红黄蓝”的增色和褪色 四川在线记者 唐泽文前几天同事在美团和阿里平台分别下单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外卖订单,价格分别为47.1元...
金道科技聘任36岁朱伟刚为职工... 7月8日,金道科技公告,聘任朱伟刚先生为公司职工代表董事。资料显示,朱伟刚,男,1989年11月11...
锴威特聘任34岁陈锴为非独立董... 7月8日,锴威特公告,聘任陈锴先生为公司非独立董事。资料显示,陈锴先生,199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