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市经信委7月7日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软信业在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对全市经济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根据市统计局核算,今年1-5月,本市软信业营收总规模超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国14.3%的平均增速。
分行业看,集成电路设计、智算云服务等细分行业增速超预期。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营收总规模约3300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互联网平台等细分行业增速较快;从各区看,全市15个区软信业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杨浦、普陀等中心城区同比增速达到25%、22.6%,郊区中,金山、松江、青浦、奉贤等四区实现高速发展,增速分别达到646.9%、45.5%、38.9%和47.4%。从企业看,重点企业持续发挥“压舱石”的作用,本市13家重点平台企业营收超2900亿元,占比全市总营收四成以上。此外,本市规上企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811亿元,同比增长55.3%,企业利润率接近12%。此外,全市软信业上半年共计完成98笔融资,获投融资笔数占比全国总数的16%。
为持续保持本市软信业向好向快发展态势,近日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一揽子政策,主要有四大类17项具体举措:
第一类是直接给予企业免审即享的奖励性政策。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上海软信业企业数量超1.6万家,其中规上企业数量超3200家。《若干措施》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建立梯度式企业奖补机制,对高营收、高成长的软信业企业给予可预期、达标即享的资金奖励,主要有3项具体举措:一是对优质企业,鼓励各区对区域内全年营收超20亿元、且增速超全市平均增速1.2倍的软信业企业给予奖励。二是对中小企业,按营收规模分档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从500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三是对小微企业,按增长速度分档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从30万元到50万元不等。
第二类是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的激励性政策。比如,通过“算力券”更大范围支持创新主体广泛应用模型即服务能力,全面降低调用模型、部署模型的使用成本;支持软信业企业协同行业用户加快大模型在工业、金融等行业的深度应用,对应用效果显著的优质项目给予不超过30%的资金补助;支持软信业企业发展通用智能体,对达到一定用户规模的智能体给予资金补助;瞄准软件AI化趋势,一方面支持软件企业通过代码生成等方式变革软件开发方式,另一方面支持软件产品嵌入AI功能,进一步提升软件智能化水平。对优质项目给予不超过50%的资金补助。
第三类是加快培育新动能的结构性政策。高端软件、数字内容、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等细分赛道呈现逆势增长或较强发展潜力,《若干措施》将分类施策,提出了4项具体举措:一是高端软件领域,对使用处于早期应用的国产软件产品给予最高80%的应用补偿。二是数字内容领域,创新孵化、登记、交易、融资“阶梯式”服务模式,适时开展数字内容项目开展版权质押融资等试点。三是数字技术领域,通过“首应用”“首方案”支持培育一批原创性数字产品与解决方案。四是数据要素领域,加快培育公共数据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用数”场景,探索试点语料作价入股等新型投资模式等。
第四类是为企减负的制度性政策。包括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支持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缓解企业创新研发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无缝续贷”“无还本续贷”覆盖面,通过投补联动等方式支持链主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等;降低用网成本,推动本市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在原有基础上再降低5%以上;降低用人成本,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迫切的软信业企业在引才、育才、用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等。
原标题:《上海软信业今年1至5月同比增长20.4%,一批企业免申即享获资金奖励》
栏目编辑:裘颖琼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