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张丽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7月5日至6日,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安徽赛区于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合肥八中运河校区、阜阳市泉北小学三地同步启动,竞赛活动以“科创启智未来”为主题,旨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素养,为国家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后备人才。
据悉,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赛事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承办。本届安徽赛区竞赛由合肥科普工作者协会主办,安徽春雨慈善基金会承办,合肥市、黄山市、六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及亳州市教育局指导,阜阳市青年创业者协会、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协办,未来将重点向六安等革命老区推广。
本届安徽赛区线上报名阶段共吸引1200余名青少年选手参与,参赛人数较往届显著增长。赛事还吸引了来自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的青少年携作品同场竞技交流,体现区域科创协同发展活力。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安徽赛区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提交作品看,本届安徽赛区作品创新性、实用性和技术复杂度均有提升。同时,面对参赛规模快速扩张,需进一步引导省内青少年深化项目原创构思,提升工程实现与成果转化水平,推动实现从“量增”到“质优”的跨越。
全球发明大会(Invention Convention Worldwide)是享誉全球的青少年发明创新赛事,1983年创办于美国。2020年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引入中国,定名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ICC),每年举办一届。赛事已入选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学段,鼓励青少年综合运用电子、材料、人工智能等跨学科知识开展发明创造。
本届赛事首次引入外籍评委,提升评审专业性与国际化视野,赛事计划从安徽省660组参赛项目中选拔约200组参加全国总决赛。作品展示区内,“可自动识别自然界颜色的智能调配色机”聚焦色盲色弱群体需求,引发关注;合肥一团队设计的“青少年防溺水智能救援背包”针对社会痛点,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溺水救援效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