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钢铁通)
在钢铁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最新数据显示,2022-2025年3月期间,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93.49亿元。让我们通过相关数据,解析这家企业的盈利密码。
核心亮点一:利润表现韧性十足
2022-2024年及2025年1-3月,振石控股净利润分别为486,745.25万元、261,035.27万元、156,377.97万元和30,746.47万元。"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三年多累计93.49亿元的净利润,依然彰显出企业的盈利能力。
据悉,该公司在矿产制品、特种钢材和物流运输三大板块盈利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全年实现利润率 8.15%。
尤其在特钢板块,振石控股展现出强劲竞争力。2022-2024年及 2025年1-3月特钢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1,107,720.26万元、974,883.19万元、685,964.08万元和162,761.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38%、41.97%、30.86%和 25.31%。
据该公司说明书显示:“公司不锈钢板块的生产工艺属于全球不锈钢行业首创,产品侧重于开发国内不能量产的特种不锈钢,形成差异化竞争的特色。"这也许正是其保持8.15%利润率的关键所在。
核心亮点二:多元化布局稳根基
振石控股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元化的业务架构。公司业务以特种钢材制造、物流运输、矿产制品为基础,贸易、房地产业务、酒店经营为辅。"这种"主业+辅业"的模式,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
即便在2024年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公司依然保持盈利,这得益于:
物流运输板块提供稳定现金流:物流板块运营模式主要分为关联企业配载业务和外围企业配载业务两种模式。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其关联配载业务在物流板块收入中占比分别为20.56%、33.37%和28.00%,关联企业配载业务占物流板块比重相对稳定。
矿产制品板块的完整产业链:公司矿产制品业务主要包括红土镍矿的开采、镍铁的冶炼及销售。矿产制品原料部分来自公司自有矿山供应。公司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收购了印尼北马鲁古省哈马黑拉县格贝岛上两处红土镍矿开采权,开采面积共计2,200公顷,拥有平均含镍量1.8%以上高品位红土镍矿资源储备超6,300万吨。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已控制资源量含镍6,300万吨。
对中国巨石的投资收益:作为中国巨石的创始股东,公司对中国巨石投资收益具有稳定、可持续的特点。
推进海外协同发展:近年来振石集团加大境外项目投资,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海外投资16家公司。
155亿元在建项目:公司在建设的绿色高端镍铬新材智造项目中总投资达155亿元。据公司说明书披露:"预计2025年4-12月投入48.61亿元、2026年投入60亿元。"这一战略布局,将推动企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
核心亮点三:三十余年发展传奇
振石控股的成长史堪称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缩影。官方资料详细记载了其发展轨迹:
1989年:由桐乡玻璃纤维厂改制成立桐乡振石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性质为集体所有制,注册资金合计123.30万元。
1994年:公司更名为浙江桐乡振石股份有限公司,由桐乡市桐玻职工保障基金管理协会和职工持股会(职工个人)共同投资组建。
2003年:实现民营化转型。桐玻职工保障基金管理协会和职工持股会将其持有浙江桐乡振石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张毓强等317 位自然人。股权变更后,张毓强等317位自然人出资7,11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0%。
2008年:2008年2月27日,公司名称由振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2024年:完成股权结构调整。截至2024年末,公司部分股权结构为:张毓强出资14,245.4033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2.3117%;桐乡务石贸易有限公司出资4,980.669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2826%。
在振石控股辉煌业绩的背后,离不开掌舵人张毓强四十余年的坚守与开拓。官方信息显示,张毓强1971年参加工作,从车间主任做起,历任生产科长、副厂长、厂长等,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振石控股集团总裁等,现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其控股比例为72.3117%)、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曾获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中国经济最具影响力十大年度人物、中国上市公司最具价值总裁福布斯中国最佳CEO、福布斯中国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杰出领导人榜亚洲品牌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等荣誉。
如今,振石控股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业务遍布全球的多元化跨国集团,拥有五十余家控(参)股子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财富》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
上一篇:林海深处的文旅“明珠”
下一篇:普京最新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