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显微镜张开科学“慧眼”
创始人
2025-07-07 16:37:12
0

转自:经济日报

太阳,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然而,这颗演化了46亿年的星球,还有诸多未解之谜,静待人类探索。

最近,人类对太阳的仰望观测,又多了一双“慧眼”。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预计2027年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望远镜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轴对称太阳望远镜。揭开太阳“成长”之谜的同时,该望远镜也将在超新星、伽马射线暴、黑洞潮汐瓦解及恒星耀发等时域天文学观测方面,探索更多未知答案。

科学这双“慧眼”,总能赋予人类超越感官极限、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不久前,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团队就借助超级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了全球首个高时间分辨率(小于4.5万年)的䗴类有孔虫多样性曲线。在这个“时间显微镜”助力下,团队成功“还原”了距今3亿年前后海洋生物生命波动过程,揭示了气候变迁对生物演化的驱动作用。

除了看清世界,科学的“慧眼”也能够去伪存真。植物寄生线虫每年给全球农业造成上千亿美元的损失。线虫侵染植物时分泌效应蛋白,能篡改植物的生理过程。然而,这些效应蛋白如何精准摧毁植物免疫,一直是未解之谜。最近,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团队首次揭示,甜菜孢囊线虫通过“劫持”植物细胞的“蛋白降解系统”——泛素化系统来摧毁植物免疫。

比线虫的危害更让人类担心的恐怕是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了。日前,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次国际论坛上,图灵奖得主、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提醒——由大语言模型的欺骗行为产生的“生存性”风险值得关注。他同时表示,人类若想避免被“欺骗”,或许可以尝试在设计系统时就明确AI的“行为边界”。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它不仅是发现的“眼睛”,更是创造和改变未来的力量源泉。

20世纪20年代,埃及图坦卡蒙陵墓开启后,参与发掘的考古队员接连出现健康问题,关于古墓的各种猜测层出不穷。数十年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墓室中常存在一种名为黄曲霉的真菌,其孢子可在空气中长时间休眠,一旦被吸入,便可能引发致命感染。如今,这种曾被认为有毒的微生物,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变害为利”。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领导的科学家团队从中发现强效抗癌化合物,有望用于白血病治疗。

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或许,下一种改变命运的药物,就藏在那些我们曾避之不及的微小生物中,期待更多科学“慧眼”能早日发现它们的新特点、新价值。

转载自《人民日报》(2025年7月7日第19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晚间公告丨7月7日这些公告有看... 【品大事】斯康达: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月杰和董事朱春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瑞斯康达(603803)公告...
新华社消息丨我国成立首个深空探... 原标题:新华社消息丨我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来源:新华社记者:何曦悦、曹力、吴慧珺编导:...
中科电气:锂电负极材料产品已批... 证券日报网讯中科电气7月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锂电负极材料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客户的多...
蔚来江淮的合资公司注销,不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已发布...
中国气象局发布避暑旅游路线,晋... 转自: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SUMMER暑假旅行计划清凉中国气象局在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