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爱播
作者:候继勇
“西藏到底有多牛?全国快递它都不包邮。西藏到底有多大,快递小哥都害怕。”
像西藏、青海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西部”,是“冰与火共存,沙与绿为邻”的独特存在,是辽阔而壮美的地方。凡事都有两面性,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也给电商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包邮成为内地人生活常态时,西部消费者唯有羡慕,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漫长的物流等待、高昂的运费以及有限的商品选择。
两块钱的剪子、六元钱的猫窝、五元的发卡、两元的头绳、三元钱的磁吸封夹、两元的多巴胺挂钩、三元的创意可爱笔筒、六元的纸巾盒……,尼尼拎着两个大袋子,里面装的都是从拼多多平台采购而来的宝贝。
这不是在江浙沪包邮区,而是在西藏墨脱这个秘境小城。在这里,尼尼既能“吃到海南产的水果,嗦口来自辽宁的冷面,嚼着福建产的桂圆干”,同时,她的屋边就是雅鲁藏布江,出门左转看到雪山冰川,右转就是热带雨林。
这是文学虚构与现实隐喻结合的文学创作吗?不,这就是现实,是鲜活热烈的生活。2022年拼多多针对西部偏远地区推出集运中转仓之后,西藏、青海、甘肃、宁夏这些昔日偏远的西部正成为链接全世界的桃花源。
今年4月,拼多多提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内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电商西进”也是重点扶持项目之一。
从2015年创立算起,拼多多已有十年历史,过去十年拼多多做了一件事:将消费侧的用户集合起来对接供给侧的商家;现在拼多多又做了一件新的事情,将供给侧的商家集合起来对接消费侧的用户。
电商平台的本质是供给侧与消费侧之间的连接与优化,最优的连接是“端到端”的连接,“端到端”的连接可以实现“个性化的需求”和“定制化的生产”,这不只是零售行业,也是商业世界的终极追求。
“将消费侧的用户集合起来对接供给侧的商家”与“将供给侧的商家集合起来对接消费侧的用户”结合起来,实现的正是“端到端”的连接。拼多多上线集运中转仓,打通了西部电商世界,也指向了零售行业与商业世界的终极追求。
1
两步走:包邮填平了数字鸿沟
2020年国家首先注意到了西部电商这个引而不发的急切需求,提出了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指导意见,其中一条着重强调使用互联网助推偏远地区提速降费,加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偏远地区产业升级,带动乡村振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拼多多决定跟随国家的脚步解决西部电商和产业升级里这个一直被忽视的问题,2022年拼多多上线了偏远地区中转仓,通过模式创新为在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全面推行包邮服务提供了可能。
拼多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降低基础邮费,二是包邮到村。拼多多刚推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外界并不看好,被认为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因为“太难了”。
偏远地区地广人稀,镇与村之间很可能间隔几十公里,之前快递寄送最多也是送到镇上,由于地形多变,送快递的司机需要横穿溪流,时不时还会偶遇塌方,还有一些地方要穿过根本不算路的斜坡,感觉随时会侧翻,看着都吓人。
甚至还会骑马送快递,运送成本极高。换算下来快递费都比商品高几倍了。快递包邮且配送尽可能离消费者近,这在外界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拼多多拆解任务,分两步走实现目标,第一步先解决发货问题,让偏远地区至少能正常买电商产品,而不是要么无法下单,要么运费999;第二步逐步实现包邮到村,让偏远地区村民不必总是跑到镇上才能取快递,便捷惠及每一个人。
以西北某省为例,把西安作为快递中转城,把运往偏远地区的快递路程分为两段,引导商家将当地消费者的包裹运转至西安中转集运仓,然后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运营商统一发货至当地。
这样就可以用集约化统一运输的方式,大大降低运费成本,商家的发货积极性自然也就高了,当地人可以买到的商品种类也多了。通过两步走战略,拼多多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按照过去直发的方式,首重成本普遍要15元起步,如果是冷链空运,首重运费更是达到20至30元,但在集运模式下,商家在工厂只需要承担发货地到集运仓的运费,以及每单3至5元的二段运费。
二段式运输的集运包邮是拼多多首创,在拼多多推出集运包邮模式并且成功实施后,其他友商纷纷效仿,在2023年后,偏远地区很多人通过网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都得益于这个模式的开创。
2024年9月9日拼多多再次放大招,宣布全部偏远地区中转订单,商家只需要把订单送到中转仓,中转仓二次发货至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用全部由拼多多承担。现在西藏、内蒙古等许多偏远地区消费者购物不付任何邮费,就是拼多多补贴的结果。
降低基础邮费的问题解决了,包邮到村是一个更难的问题。由于居住分散,相应的购物量也会零散,包邮到村的成本很高。之前快递都是集运到镇上,大家在坐车到镇上排队。
拼多多的解决方案是在走好第一步的基础上,用爆炸增长的快递量倒逼快递站点设施建设,推进各个站点之间快速联通。
伴随近年来的发展,日渐充足的订单量让快递站点的建立就成为可能,利润可以摊薄成本,生意就可以持续下去。与此同时,拼多多包邮到村的实践,还为西部地区人民创造了更多工作岗位。
2
远方不远,链接世界的桃花源
前面提到的尼尼,在杭州打工多年,2024年她身心俱疲,决定从杭州搬到西藏墨脱休养生息,姥姥也搬去与她同住。
在墨脱,尼尼养了两只猫,生活所需和猫猫需要的一切都从拼多多搞定,屋后有块空地,侍弄花草,屋前还种了一棵从拼多多买的树。
白玛曲珍今年18岁,7月一过要上高二。跟内地女孩一样,她的爱好是“吃谷”,她的卧室床头放着80cm高的玩偶。玩偶端正安静地陪伴她,等待她回家。学校宿舍里,她也悄悄放了一只小玩偶。课桌里,书包上,她也有意无意放置沈星回的吧唧。
谷子是二次元纸片偶像的“载体”,沈星回是她喜欢游戏里的角色。在游戏里,沈星回是白玛曲珍的陪伴者。白玛曲珍沉浸式学习时,他会守在一旁陪伴。她觉得不孤独,沈星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父母也不反对她吃谷的爱好。
高原人“吃谷”难于内地。大部分线上店铺,邮费比谷子本身价格还贵,极不划算。在一篇“偏远地区吃谷人的精神状态”帖子下面有近800条评论,不少人感慨“邮费低于18元我就谢恩”“谷子16邮费30,挺崩溃的”。
白玛曲珍已经习惯在拼多多的店铺“吃谷”,“不仅是现货,而且全场包邮”。等待快递的日子,她时不时打开手机看看谷子已经到哪儿。一星期后,她迫不及待拆开包裹,扫码验真,检查玩偶等谷子的细节,看做工是否良好。
上海人沈辉今年24岁,毕业后来西藏工作,这份工作要在西藏待5年。他被分配到日喀则一个距离珠峰200公里的县城,工作涉及范围遍布县、乡、村三级单位。今年,他要在村子里待满一年时间。
他在县城的出租屋两室一厅,一个月800元,换来的是窗外开阔的田野和远处的群山,冬季,雪山延绵,一幅自然馈赠的画。他在房间内摆满了绿植和花卉,高原干燥,他常浇水,这些花卉和植物比在上海生长得还要好。
沈辉想在高原维护一座属于自己的花园,珠峰脚下本就纯粹,种花让他进入向往的“心流状态”。“大部分温带花卉很怕热,温度维持在30度以下,可以一直开花。冬天日喀则白天温度高达10度,很适合花卉生长。不过温差大,要注意保温。”
得益于中转集运模式和中转费减免政策,拼多多可以包邮西藏,也可以包邮进村。沈辉在拼多多购买他想要的绿植和花卉种子,自动浇水装置,此外还有种植用到的各种工具、营养土和肥料。每个月,他用于种植的花费大概有2000元。
尼尼、白玛曲珍、沈辉们的生活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是文学虚构的产物,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完全与外界隔绝,其实是身处乱世的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今天中国西部的桃花源不一样,是神秘优美的秘境,也是连接世界,与世界同频的人间。用拼多多网购解决生活问题,他们有更多心力寻找自我融入生活。无需想象,他们是“陶渊明”,在建自己的桃花源。
过去几年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电商也不例外,曾经的蓝海成了红海,拼多多的实践取得了成功,众多厂家纷纷跟进二段式物流,西部电商成了新的蓝海,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拓展空间。
3
技术普惠,全国都是包邮区
拼多多独创的二段式物流是集成式创新,中转仓集中、包邮、平台补贴,一顿组合拳下来,偏僻的地方不再偏僻,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曾经的西部不止风景让人神往,也能享受电商汇拢的人间烟火。
除了“电商西进”,拼多多对基础设施投入不仅规模大,而且时间长。今年拼多多提出的“千亿扶持”计划,表明了平台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商业生态的决心。
更多政策利好平台商家,比如降低商家货款提现门槛,从100降低到一元,降低店铺保证金,不断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提高商家盈利率,让平台的生态更多元,带动消费和就业,实现经济正循环,营造平台、商家、消费者共同受益的三赢局面。
零售面临的所有问题来源于两个事实,一是分散的供给,二是分散的需求。人类活动早期出现了市集,工业时代出现了小型百货商店、大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便利店、购物中心,互联网时代的电商,都是为了解决“分散”带来的问题。
线上互联网的优势是解决分散的需求:任何一个电商平台的入口经由APP/网站统一,消费就被规模化了,再经由搜索、社交媒体、视频媒体等手段,进一步将分散的需求规模化。
线上互联网解决不了分散的供给匹配规模化需求的问题,分散的需求通过统一入口的方式解决,APP/网站解决的都是入口的统一,功夫在线上;规模化的供给需要整合物流,功夫在线下,难易程度显而易见。
过去十年,拼多多由需求创新主导,利用社交时代的流量红利形成了与阿里巴巴、京东同一级别的入口;现在拼多多进入了新的阶段,不止围绕需求进行创新,同时围绕供给进行创新。
《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在《2049》中思考“未来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国会怎么样”是认为:中国善于利用善用AI,中国有可能成为“终极信息化”的国家,成为全球信息化治理、创新、生产的典范。
包括中转仓集中、二段式运输、包邮、平台补贴在内的集成创新,拼多多打造的是“终极信息化”的零售,让消费者与商家高度“互见(Co-veillance)”“互信”,形成更高效的零售网络。不同于过去的电商,拼多多打造的是电商的新范式。
电商的新范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消费侧与供给侧的双向集中,过去是消费侧的单向集中,二是高度“互见”,因为“可见”而“可信”。“互见”也是凯文·凯利在《2049》中新创的词:数据的透明、共享和普惠会使世界“互见”,推动社会进步。
高度“互见”“互信”,端到端即时响应是商业世界的终极追求。在这样的基础上,分散的供给与分散的需求带来的问题将被解决,商业世界将迎来“最高的效率”与“最低的耗散”。
十年前,新华社在一篇文章里问什么时候偏远地区能不再偏远,快递能真的再快一点?对于生活在西部的大多数人来说,电商很远,遥不可及;对于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来说,西部也很远,落后的基础设施带来的困难让人们对这里望而却步。
技术普惠,一直是拼多多创立以来的追求。高度“互见”“互信”,拼多多正在向“终极信息化”平台进化,在新的十年里进入新的创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