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清晨,细雨中的江西省崇义县过埠镇泮江村云雾缭绕。在“崇义三栖户外竞技基地”内,“00后”返乡大学生小陈正指导青少年操控无人机。三年前,他还是深圳科技公司的程序员,如今成为家乡“潮玩”经济的拓荒者。这个藏在阳明湖畔的小山村,正以无人机航模、山地车越野、桨板运动等“潮玩”项目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书写从荒滩废地到户外运动天堂的蜕变传奇。
站在基地观景台,“90后”村支书叶超指着脚下波光粼粼的水域感慨地说:“两年前这里还堆着废弃渔网,现在成了全省唯一的专业RC遥控车赛道。”在国家体育总局对口支援的东风下,崇义县锚定“体育+旅游”融合战略,以“海陆空三栖竞技”为蓝图,将荒滩改造成集无人机航模、山地车越野、桨板运动为核心的户外基地。首期工程中,广州车辆模型协会指导建设的国家级赛场,迅速成为青少年航模锦标赛的爆款打卡点,让沉寂的山村迎来首批“流量密码”。
“体育不是‘烧钱’,而是掘金。”叶超的话在数据中得到印证:今年“五一”期间,基地接待游客约4000人次,单日营收突破3万元;前5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创收60万元,周末单日接待近2000名游客已成常态。江西省青少年模型锦标赛让遥控车赛道声名鹊起,端午“划桨板抓鸭子”趣味赛引爆假期市场,年底还将承办全国定向越野、航模赛事,赛事IP成为驱动经济的强力引擎。
基地内,25名工作人员中“90后”“00后”返乡青年占80%以上。“以前村里岗位少,现在收入5000元,还能培训孩子玩航模,成就感满满。”22岁的陈怡则在兰溪营地咖啡屋找到了新舞台,这位幼教专业毕业生将亲子课程与咖啡体验结合,“考编失利后曾在幼儿园工作,家乡的营地让我把专业用在了更有趣的地方。”
“赛事+”的故事还在泮江村不断上演,曾经的寂静山乡,如今因“崇义三栖竞技基地”的落户,彻底“活”了过来。“以前果子挂树愁销路,现在游客摘完夸甜!”种植户冯祖明的25亩火龙果园年产能达万公斤,每斤售价12元,收入比过去翻番。游客玩完桨板、赛车后涌入果园体验 “现摘现吃”,让他的“致富果”搭上了体育流量的快车。这只是泮江村“户外运动+联农共富”链条的缩影,村党支部创新“资源整合、村企联动、利益共享”模式,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特销售串成产业链,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划着桨板抓鸭子”“鱼王争霸赛”等趣味赛事成为农产品展销舞台,游客边比赛边抢购土鸭、生态鱼,今年已带动200余户村民增收超50万元。村民叶吉明望着闲置老屋计划改造成民宿+农家乐,目前已有4户村民启动老屋改造,废弃谷仓变咖啡屋、青瓦白墙院落摆上葡萄架的场景随处可见。
从“靠山吃山”到“借山生金”,泮江村正深化“基地+村庄”联动,让村民端稳“体育饭”“生态饭”。体育不仅是竞技赛场的呐喊,更能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