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用益研究)
服务信托“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过四道关
信托公司积极转战服务信托的效果已有数据体现。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成立信托产品6.74万只,其中,资产服务信托产品4.73万只,占比超七成。因此,2024年信托资产实现高增长,不只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还有业务转型的结构优化。不过,服务信托发展之路并非坦途,还需要过四关。
业内观点:
1、信托制度与业务规则待健全,目前信托业务能参考《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但服务信托与之适配性不高,需要监管部门出台相适配的制度,或由行业协会先行研究出台相关自律规则;
2、信托公司需补足专业服务能力,整合服务资源,同时平衡好商业可持续性;
3、信托制度普及度待提升,过往信托理财功能的认知惯性,导致公众对信托认知薄弱、信任度低;
4、信托的信义义务需要强化,并在制度和法律层面予以硬约束,筑牢信任根基,被委托人信任、让当事人有安全感,是服务信托的核心。
私募展业多环节问题被点名
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平稳有序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监管部门持续强化私募基金行业监管,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梳理,今年上半年,各地证监局共对130余家私募机构及其相关负责人开出180张罚单(根据处罚日期统计),私募展业过程中多个环节的问题“被点名”。
业内观点:
1、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私募投资具有较高专业性和复杂性,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依赖于充分且准确的信息,若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及时,投资者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做出错误决策,遭受财产损失。规范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2、“双罚制”的核心价值是穿透到个人,真正触到违规者的痛点,而并非用“机构”作为挡箭牌,提高了个人违规成本。“双罚制”有利于增强监管打击行业违规行为的威慑力,推动私募机构完善内部治理,从源头肃清行业乱象,还私募基金行业健康生态。
3、私募基金行业严监管态势持续,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未来,私募机构仍需合规展业。
中金公司:结合中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结合中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当前外部不确定性仍存,内部宏观经济温和复苏,业绩期投资者有望更关注基本面动向,通过中报寻找结构性亮点。业绩披露阶段重点关注:1)中报业绩亮点领域,例如黄金板块、受益于以旧换新的消费领域、科技硬件等。2)与经济周期和外部风险关联度不高的高景气机会,例如AI产业链,以及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3)温和复苏环境下率先实现供给侧出清的行业,包括工业金属、锂电池、创新药、商用车、轨交设备和铁路公路等。
中信建投:预计AI推动的算力投资未来依然强劲
CoreWeave宣布成为首家部署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的云服务商。Oracle披露签署多项大型云协议,其中一项可从2028财年开始每年贡献超300亿美元收入。Meta重组AI部门成立MSL,未来几年将投入数千亿美元瞄准超级智能。总体来看,AI的发展依然日新月异,对算力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强劲。当前,市场可能因算力板块短期的快速上涨及美国的关税问题而偏向观望,走势可能偏震荡,AI推动的算力投资未来预计依然强劲。
广发证券汽车行业中期策略:“量稳价缓”判断不变
广发证券发布汽车行业2025中期策略称,乘用车及其零部件方面,维持2025年(国内)终端销量“量稳价缓”的判断,小幅上调全年终端增速预期。围绕行业判断,2025年重点关注3个重要的变化及跟踪体系:中阶辅助驾驶、高阶辅助驾驶、“5326”SUV市场。商用车方面,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拉动重卡行业(国内)销量超预期增长,大中客行业销量截至目前较为稳定。智能化方面,中国品牌助力渗透率加速,体验拐点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