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蕾)7月6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广西与上海抗战中的国际互助”展览在南宁博物馆与公众见面,展览聚焦广西与上海抗战中的国际互助感人事例,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
80年前,硝烟与战火的阴霾笼罩大地,国际社会的援助跨越山海,与中国军民共同筑起抵御侵略的屏障。作为西南战略要冲,广西是国际援华物资的“生命通道”,承载着国际力量与中国战场的血脉联结,而上海因其租界的特殊地位成为国际人道救援的前沿,见证了跨越国际的人性光辉。
广西与上海,一南一东,命运在战火中交织,写下了“与子同袍”的壮阔诗篇。本次展览分为“援战:跨洋而来的并肩”“守护:硝烟里的双向奔赴”“长留:和平年代的同袍印记”三个部分,以1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为载体,讲述广西与上海在抗战中的国际互助故事。
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将教科书里的文字化作令人动容的真实瞬间,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桂林的游客陈林在展柜前驻足沉思,最令他敬佩的莫过于以笔为戈的德国记者汉斯·希伯的故事,此外还有美国飞虎队和广西人民镌刻在抗战烽火中的深厚情谊,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开展当天,南宁博物馆还开展了导赏活动以及专家讲座,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广西与上海抗战中的“同袍”故事,感受穿越战火的国际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