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6月27日,全长4.1公里的湖南湘潭下摄司大桥正式通车,湘潭主城区和易俗河镇之间再添一条过江通道。这条曾停工多年的“烦心桥”自此变成了福泽乡里的“连心桥”,两岸居民翘首以盼的大桥终于化作现实。
江边的工地终于热闹起来
下摄司大桥的故事要从8年前说起。2017年,当第一根桩基打入湘江河床时,两岸居民都以为很快就能结束“隔江如隔山”的日子。谁曾想,这个承载市民期待的工程,后来竟成了“半拉子”工程。
家住半边街的刘楚强记忆犹新:“我们每天吃了晚饭散步就会去看看,看着那些钢筋慢慢生锈,野草长得比人还高,真的心痛得很。”绕行湘潭二大桥才能过江成了两岸居民共同的记忆。
转机发生在2023年。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到下摄司大桥项目现场调研后,湘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行动、深入建设一线调研并多次主持召开推进会,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随即,湘潭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工作专班,积极推进“两桥两路”全面复工复产,会同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想方设法争取国省政策资金支持,为项目建设“造血、输血、活血”;同时,交通运输等多部门联合属地政府通力合作,提前拿到项目复工“通行证”。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作为项目建设主体,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增派技术力量、24小时轮班作业等系列举措,推动大桥建设再度步入正轨。
江边的工地又热闹了起来。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往日的沉寂,附近的居民亦在工地周边频频现身“监工”。
“十里钢城”有了新故事
桥下闪动着万千翘首以盼的身影,人群里也有湘潭县易俗河镇城塘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张纲耀。作为湘潭县人大代表,在下摄司大桥停工那段日子,他多次向县政府呼吁修通下摄司大桥。如今,终于圆梦的他满怀欣慰。
“由于跟下摄司大桥南引线接壤,城塘社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有村民筹备开烧烤店,有楼盘准备开发二期,甚至打造洛口古镇旅游景区也提上了议程。”张纲耀说。
作为项目全程的参与者,看到大桥建成通车,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下摄司大桥项目负责人侯湘亚激动万分:“过去两岸只有两座过江通道,其中湘潭二大桥太窄,五大桥太偏,而下摄司大桥则打通了湘潭城区到易俗河镇的快速通道,两岸居民过河的时间从40多分钟缩短至10多分钟,缓解了二大桥的通行压力。”
下摄司大桥的意义不止于便民。它更像一条经济动脉,激活了湘潭的产业布局。
湘潭素有“十里钢城”之称,湘钢在稳定地方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输效率对钢铁企业降本增效、产业布局至关重要。随着下摄司大桥的开通,湘钢、湘电等企业部分货物今后可以通过大桥南下。作为下摄司大桥的延伸路段,536省道莲花大道已纳入湘潭重点规划范围。项目完工后,车辆可以通过下摄司大桥、莲花大道直达醴娄高速公路。
一座桥,连接的不只两岸交通,还有现在与未来。湘潭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摄司大桥除了缩短了百姓的出行距离,还将为两岸带来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融合,实现南北共济、人通商通,为老城区、老厂区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湘潭高质量发展的“黄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