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岁时记|小暑至,盛夏始
创始人
2025-07-07 11:07:54
0

来源:环球网

温风裹挟热浪掠过田野,空气变得粘稠如蜜。当太阳行至黄经105度,小暑节气便如约而至。古人以“小”字点明其含蓄的开端,又以“暑”字预告伏天的逼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谚语里,藏着节气交替的秘密。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温风至,地表再无凉风,湿热气流织成一张无形的网,蝉鸣在灼热的空气中震颤;蟋蟀居宇,田间的小生灵遁入屋宇檐下,在墙角奏响夏夜交响曲;鹰始鸷,幼鹰借上升热气流盘旋高空,羽翼划破湛蓝天幕,完成暑热中的首次狩猎。

在热浪翻涌的田野上,农耕文明正书写金黄色的篇章。东乡间,“小暑小禾黄,大暑满田光”的谚语随风飘荡,收割机穿梭于稻浪,将饱满的稻穗揽入怀中。

阳江阳春一带,农人以“开镰节”礼赞丰收,开镰前夜,糕饼的甜香弥漫村庄,对歌活动“跳禾楼”在星空下开场,化装成“禾娘”与“宿佬”的表演者踏歌而舞,谢天、谢地、谢岁月。

而在更广阔的农田里,雨水正导演着生存戏剧。农谚“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道出雨水的珍贵,此时华北玉米拔节、南方早稻灌浆,需水却忌涝。

面对蒸腾的暑气,中国人以饮食构筑起清凉防线。六七月的鲜藕清脆甘甜。清炒藕片莹白如玉,咬下时齿间迸发沁凉汁液,清热除烦的功效藏在爽脆口感中。

“食新”习俗穿越时光,北方人将新麦磨粉,包成元宝状的饺子,伏面入喉时,丰收的感恩随麦香流淌。鲁南苏北的“暑羊”在此时肉质最嫩,山泉青草滋养的羊肉炖作浓汤,升腾的热气中藏着“不用神医开药方”的养生古训。

江南有喝伏茶的习俗,金银花、夏枯草在陶罐中翻滚,摆放在街角供路人免费取饮。茶汤深褐,苦后回甘,既是解暑良方,也是流动的善意。

《清嘉录》记载“香染鬓云”,旧时女子鬓边簪几朵茉莉,用细铁丝串成花球或花带,以花香驱散汗气,是天然的消暑香水。

当温风携荷香穿堂而过,不妨泡一盏金银花茶,静听屋檐下蟋蟀吟唱。此刻的酷暑终将化作秋日稻穗的弧度——所有炙热的等待,都在为大地的丰饶蓄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飞亚达A股股东户数减少770户... 7月7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飞亚达A股股东总户数为2.01万户,较上期(202...
长春高新股价跌5.07%,富国... 7月7日,长春高新跌5.07%,截至发稿,报100.88元/股,成交9.65亿元,换手率2.34%,...
越剑智能跌2.10%,成交额3... 7月7日,越剑智能盘中下跌2.10%,截至14:10,报15.38元/股,成交3283.85万元,换...
最新!约20架战机投掷50多枚...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央视新闻7日消息,据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7日消息,6日...
河北省怀来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河北省怀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河北省特检院张家口分院、96365电梯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