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朱嘉乐、通讯员粤卫信报道: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据悉,这是全国第一部系统性规范安宁疗护服务项目内容的指南,对国家安宁疗护13项服务项目进行充实细化和规范。
《指南》涵盖了国家卫健委通知明确的13项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包括症状评估、生存期评估、心理痛苦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社会需求评估、心理社会支持和哀伤辅导、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辅助疗法、多学科团队会议、家庭会议、个案干预、生命回顾和善终准备。
安宁疗护是指以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整合照护和人文关怀服务,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指南》注重全人照护与人文关爱,对于每个项目逐一分解细化,明确了每项内容的实施主体、具体标准、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并提供详细评估工具、操作流程和量表模板。
记者了解到,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省是率先对国家安宁疗护13项服务项目进行充实细化和规范的省份。从内容上看,《指南》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循证实践为支撑、政策落地为目标,打造了国内首个覆盖“评估—干预—预后”的临床实施路径。
安宁疗护是构建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的“最后一站”,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自2019年起,深圳、汕头、东莞、中山、广州、珠海6个城市先后入选国家安宁疗护试点。2024年,广东在全省全面推开安宁疗护试点,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可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增至574家,其中综合医院386家、基层医疗机构188个,安宁疗护床位5000余张,初步形成了社区、居家、机构相结合,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今年,广东省卫健委将安宁疗护纳入十大便民惠民行动,计划年底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每个县(区)至少设立1个安宁疗护病区,中山、东莞市域内至少设立3个以上,其它地级市50%的县(市、区)至少各设立1个安宁疗护病区。计划到2027年,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1个安宁疗护病区,引导支持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老年医学科、肿瘤科、疼痛科等科室设置安宁疗护病房,广泛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初步建成覆盖全省、惠及城乡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下一篇:一场文化的“清凉”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