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23年“商转公”重启后,公积金政策已成为提振楼市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深圳、重庆、武汉等近20个城市和地区密集推进、优化“商转公”贷款政策。
在“一揽子”政策支持下,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稳市”力度不减,多地楼市展现出新活力。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在开展调研时表示,各地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多地公积金新政密集落地
近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 《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的公告,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保障作用,减轻缴存人住房贷款利息负担,促进社会消费,拟面向在广州拥有唯一住房,且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的人群,当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低于75%时,在原商业贷款银行同意后,可将商业性住房贷款转为纯公积金贷款。
“‘商转公’政策从直接效应来讲,可以把过去的商业银行贷款的利息改为公积金的利息,也就是每个月的房贷按揭贷款成本可以降低。”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商转公”是当前降低存量房贷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因为公积金贷款利率较低,此举可为购房者节约一笔相对可观的利息支出。
严跃进表示,目前全国至少有30多个城市已经实施了“商转公”,这意味着当前在政策层面,公积金政策力度更大,能更好地降低大家的买房房贷方面的成本,这也意味着后续各地还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
事实上,就在近期,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也发布了“商转公”征求意见稿,明确海南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可将尚未结清的个人住房商业贷款转为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方式分为“带押直转”和“自筹结清”两种,灵活满足不同购房者的需求。
此次广州是第2座官宣“商转公”的一线城市,深圳已于去年正式落地该政策。尽管北京、上海目前还未支持“商转公”,但在已落地的公积金政策中,也已宣布下调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已有沈阳、佛山、潮州等20多个城市陆续推进或优化“商转公”政策。从2023年开始,“商转公”队伍持续扩大,截至去年已有成都、重庆、太原等数十个城市落地相关政策。
多措并举夯实楼市回暖基础
今年以来,各地还围绕优化限购政策、收购存量商品房、加大购房补贴力度、降低房贷利率等方面,持续出台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今年4月底,武汉出台“汉九条”楼市政策,对“卖旧买新”给予契税补贴,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6万元、12万元购房补贴,还计划收购3000套二手房源推进“以旧换新”。
这些政策精准地切合了市场需求,武汉楼市回暖势头强劲。根据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武汉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达161.2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64.8%;新建住房单月成交1.26万套,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激增57.6%。
调研发现,今年以来,多地持续扩大房地产政策实施效果,其中,广东、浙江两地新建商品房网签交易面积实现同比增长,二手房交易保持活跃,主要城市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周期回归到合理区间,有力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巩固。
调研组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落实房地产政策“组合拳”,上半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态势。二手房交易占比逐步提高,多个省份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房地产市场呈现新的特点。
调研组要求,各地要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要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