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未来或进入常态化发行
创始人
2025-07-07 02:38:21
0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7月4日,证监会官网显示,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式上报,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等11家公募递交了注册申请。

  此前,证监会5月7日公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标志着超30万亿元的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系统性改革。作为本轮改革的重要探索,首批26只产品已经于5月27日起陆续启动募集,最新总募集规模超226亿元。

  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在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大部分已经结募并成立之际,第二批产品马不停蹄已经上报。

  7月4日,证监会官网显示,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式上报,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东方红资管、中欧基金、平安基金、建信基金、中银基金等11家机构递交了注册申请。其中既有已经上报过首批产品的公司,如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也有新进参与者,如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首批产品全部为全市场型基金,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中出现了一些行业主题型产品,如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东方红医疗创新混合等。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透露,个别产品的费率设计可能与首批产品有些不同,对超额收益的要求更高,费率收取更为严格。

  华泰柏瑞基金表示,浮动费率产品作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重要实践之一,实质是将持有人收益率提升到核心位置,把基金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实际获得的长期收益直接挂钩。期望通过在产品收费模式上的创新和尝试,与持有人建立更科学、更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在力争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收益的基础上,与持有人进一步实现互利共赢。

  国泰基金表示,与此前浮动费率产品相比,本次收费模式更加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浮动管理费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收费定式,要求基金公司将投研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创造更优异的业绩来获取更高回报。对于投资者来说,浮动管理费模式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不再单纯追求短期收益,而是更加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稳定性与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

  首批产品已募集超226亿元

  在此之前,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开启募集,并于近期陆续结募。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24只产品完成募集并成立,合计募资226.82亿元,此外还有华商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旗下2只产品正在募集中。

  具体来看,24只已结募产品的单只平均募集规模约9.45亿元。其中,东方红核心价值、易方达成长进取、交银瑞安3只产品募集规模超15亿元,4只产品的募集规模在10亿元至15亿元之间,14只产品的募集规模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单只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平均募集规模约4.4亿元。业内人士指出,从平均募集规模看,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集情况整体良好,显著优于年内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整体水平。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过程中,公募基金曾一度掀起一波自购潮。

  多家基金公司“真金白银”进行自购,在更早之前的5月、6月,伴随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5月27日起,东方红资管、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宏利基金、天弘基金、大成基金等先后宣布自购旗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彰显了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担当。

  未来或进入常态化发行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及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的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

  与传统的浮动费率基金和基金规模、持有时长或基金业绩的简单挂钩不同,这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首次将费率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即按照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分档收取,真正实现了“千人千面”的差异化收费。

  证监会表示,未来将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这意味着浮动费率基金将会不断扩容,成为公募基金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趋势,持续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商业模式,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

  有基金管理人表示,首批产品社会及市场效果良好,公司看好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发展前景,拟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契合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所以也积极跟进。

  “浮动费率产品是公募基金改革的重要实践,未来还有更多产品申报,甚至有可能进入常态化发行。所以,我们是以长期视角来做这个产品,不依靠帮忙资金,不看重首发规模,希望可以通过提高投资者持有体验的方式慢慢做大规模。”有基金公司渠道人士透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二十四节气|小暑三候:读懂盛夏... 转自:上观新闻小暑初候·温风至——密植心灵的绿荫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节气到来,夏天只剩最后一...
智能眼镜赛道持续升温,北交所公... 7月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雷神科技公告,为满足用户对智能眼镜服务需求以及拓展智能眼镜销售渠道,公司拟与...
莱尔科技拓展赛道新能源收入占1...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在推动业务版图持续扩张的同时,莱尔科技(688683.SH)获得重...
希望更多人重走抗联路 转自:辽宁日报 哈尔滨,南岗区,一幢普通的民宅,杨惠春家。 杨惠春的父亲杨振瀛,曾是东北抗联第三军情...
组建大学生宣传队 转自:辽宁日报 历史的星河浩瀚,总有星辰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对陈晨而言,那最明亮、最温暖的星光,永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