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检报告上出现“结节”“囊肿”等字眼时,不少人会感到担忧:它会不会癌变、要不要手术……
大多数体检异常,只需定期随访即可。但如果报告单上出现一些特殊字眼,可提示癌前病变,不能大意。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需要留意体检报告上哪些危险的字眼。
No.1
乳腺超声报告,标注“不典型增生”
乳癌发展就像“种子发芽”,最初可表现为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但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的乳腺不典型增生都会癌变。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提醒,这类增生虽不具有典型的乳腺癌临床特征,但也多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或肿块和溢液同时存在。
→ 建议
-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不超过6个月就应复查一次。如果存在乳腺癌家族史,更需警惕。
- 避免不良情绪堆积:乳房是情绪的一面镜子,压抑、郁闷都会伤害乳腺。
- 不乱用雌激素:乳腺是雌激素的靶器官,不滥用避孕药物。
- 减少高脂饮食:高脂饮食易使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
No.2
宫颈刮片,提示“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通俗地说,就是宫颈表面的一些细胞,变得有点儿像癌细胞了。
在报告单中,宫颈上皮内瘤变常写作CIN,病理医生还常用一个词来描述这种改变,叫做不典型增生。
→ 建议
我国宫颈癌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30~35岁和45~55岁。女性最好从21岁起筛查宫颈癌:
- 21~29岁,需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筛查,不需检测HPV;
- 30~65岁,首推每5年进行一次细胞学和HPV的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一次细胞学筛查;
- 65岁以后,在过去25年没有宫颈癌前病变史,且在此之前的10年内已具备充分阴性筛查(最近1次检查在5年内)的前提下,可以停止筛查。
No.3
胃镜报告,提示肠上皮化生
一般来说,胃癌的形成过程包括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等阶段。
- 萎缩性胃炎:通俗说就是胃黏膜“变薄变光滑”了,其病史长短及严重程度与胃癌发生率有关,胃癌伴有萎缩性胃炎者达52%~97%。
- 肠上皮化生:指胃黏膜细胞在长期炎症刺激下,变得更接近于肠黏膜的细胞。
- 胃腺瘤:形态为无蒂或亚蒂的隆起性病变,表面多半呈颗粒状或结节状,颜色发白,胃腺瘤的癌变率为6.7%~13.2%。
→ 建议
- 遵医嘱定期复查: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一般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复查;累及全胃的重度萎缩性胃炎,建议每1~2年复查一次内镜。
- 积极治疗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延缓萎缩性胃炎进展,降低胃癌发生率。
- 饮食宜清淡:避免摄入过多盐腌制及深加工食物、少饮酒,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有助促进胃黏膜修复。
No.4
肠镜报告,显示腺瘤性息肉
原发性结直肠癌的癌变过程一般为“腺瘤-癌前病变-黏膜内癌 (早癌) -浸润癌”模式。
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的良性上皮肿瘤,当腺瘤含有绒毛成分、高度异型增生、≥10毫米、3个以上时,危险程度大大增高。
→ 建议
- 积极治疗:单发的腺瘤性息肉,首选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当息肉较大、多发,可考虑手术切除;若选择暂不切除,最好半年进行一次复查。
- 调整生活方式: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果蔬摄入;多运动,减少久坐。
- 尽可能远离烟酒:烟龄超过20年、过度饮酒会干扰叶酸、钙等潜在抗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高危因素。
No.5
肝脏彩超,提示肝纤维化、肝硬化
肝癌发展存在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约70%的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在我国约40%肝硬化合并肝癌。
肝功能受损较重时,可出现以下异常:
- 血清报告,如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明显超标,甲胎蛋白AFP明显高于正常;
- 超声报告,通常可见肝脏表面凹凸不平、体积异常、肝实质内回声不匀增强、纤维化等字眼。
→ 建议
- 每年一次常规体检:肝硬化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关键在于尽早诊断,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干预。
- 控制肝脏炎症:如脂肪肝。脂肪肝早中期是可逆的,建议均衡营养,控制减重,但别减肥太快。
- 限制饮酒:酒精主要靠肝脏代谢,最好滴酒不沾。不滥用保健品,不吃发霉食物。
王东林提醒,癌前病变不等于癌症早期,只是提醒有癌变倾向,大部分可能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最终有小部分会演变成癌。
当体检报告中出现危险字眼时,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及时干预,而不是疏忽大意后悔不已。▲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