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山穹剑)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7处内容特别强调“文物安全”。这几天,有一条普法贴《毛泽东座机三问》受关注,说的就是“文物安全”方面的事——
一问:你们为啥要动议动迁我?不是我不想离开北京,而是我在北京更方便全国人民来看我,求放过一位老者!请先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问:你们想要把我从北京运到长春去,想过长途运输的非安全因素吗?老夫经不起折腾了,求善待一位老者!请先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三问:我常年在露天中风吹日晒雨打,能给我搭个棚子吗?不是我矫情,我是想老当益壮才好陪伴大家,求关心一位老者!请先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11月颁布实施以来,历经1次修订和5次修正,此次再次进行修订,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公开信息显示:毛泽东同志一生中,坐过的空军飞机并不太多。除苏制伊尔-14型运输机外,他还坐过苏制里-2型、苏制图-104型和苏制伊尔-18型运输机。中国航空博物馆收存并展出了毛泽东同志的座机苏制里-2、伊尔-14和伊尔-18。从1957年3月19日至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先后23次乘坐代号4202号的伊尔-14型运输机,航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4202号于1992年3月26日光荣退役,从哈尔滨空军某飞行学院飞来北京,是中国航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馆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乘空军飞机的圣地,是馆藏播撒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骨灰飞机和参加核试验穿越蘑菇云取样飞机的圣地,是馆藏着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中功勋战机的圣地,是见证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圣地。还有一个“圣地”,与2019年11月8日,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举行的一次历史性重大活动有关。
早在2024年9月27日,“首都发现”微信公众号发文《中国航空博物馆将从昌平区搬到长春!这里有你的回忆吗……》称:中国吉林网记者获悉,在吉林省召开的一次相关会议上,再次确认了“中国航空博物馆要迁址长春”项目的规划、推进等事宜。在长春广播电视台《长春新闻》中,具象化了项目的落地。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航空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市六环外的昌平区大汤山脚下,是中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馆。自1986年10月开始筹建,1989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室内展陈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洞库展厅和综合展馆2座大型室内展馆;室外有馆标区、英烈墙、英雄广场、利剑雕塑等人文景观。馆内目前共收藏149型376架飞机、各类文物2.8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航空文物106件。
权威人士表示:中国航空博物馆收藏的飞机,有不少是国家一级、二级航空文物,其中众所周知的“毛泽东座机”,就是“镇馆之宝”。如果要把“毛泽东座机”等国宝级的文物飞机,从首都北京长途搬迁至吉林长春,目前的技术手段及运输方式做不到“无损伤整机运输”,那么在拆解和运输过程中,很可能遭到不可控制的损伤损坏。再加上飞机退役多年,在航空博物馆展出也经历了多年的“风餐露宿”,经不起长途搬迁的折腾。而这些国宝级的航空文物遭到损伤,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建议相关各方认真学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同志们,我们不能稀里糊涂地犯下历史性错误啊!”
红色的七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求是》杂志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的城市有许多历史记忆,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是最宝贵的东西,不能因为浮躁、无知而破坏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
“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要深刻汲取国内外重大文物灾害事故教训,督察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整治,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要加强执法督察,规范举报流程,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
“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一口气读完《求是》杂志这篇重要文章,我满眼都是热泪: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今天,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文物安全的今天,非要让“毛泽东座机”等106件国家一级航空文物都迁离北京吗?非要让中国航空博物馆迁离北京吗?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将会使国家一级文物遭到不可逆的损伤损坏,将会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彰显的法律意志。
如果,如果哪位同志非要违背法意、民意而一意孤行坚持这么干下去,那么,请您和共和国签订一份“军令状”好吗?您对“毛泽东座机”等106件国家一级航空文物“倘若有损坏”负法律责任、负政治责任、负历史责任!可以吗?
我在这里还想说的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虚心听取人民群众批评甚至是尖锐“骂声”?毛泽东、刘少奇、习仲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了缺点错误,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既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更是以身作则带头这样做的。
1978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指出:“我们有些同志嘴里天天喊要批评和自我批评,要谦虚谨慎,可是,稍微尖锐点的意见一来,他们的面孔就立刻拉长了。他们只会批评别人,从不批评自己,老虎屁股摸不得。对于这种人,我们要劝他们好好读读‘叶公好龙’的故事。”
说到这里,我想说的是:网上对“中国航空博物馆要迁址长春”一事的批评意见那么多,为什么有的同志就听不进去呢?2025年1月,曾经担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长的中国科协航空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张聚恩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恳请将中国航空博物馆留在北京》称,“这是一座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公益性博物馆,收藏有130余种型号的339架飞机,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乘坐过的飞机,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功勋飞机等。”“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一名北京市民,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恳请把这座国家级航空博物馆留在北京。不仅不要搬迁,还应该抓紧修缮扩充,以实际行动加强文物保护和科普工作。”
此前,微信公众号“航空知识”发文《北京,免费的亚洲最大航空博物馆,可能真要告别了》称,“一直有传言,位于北京昌平小汤山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即将迁往长春。这两天专门去看了看,或许,传言要成真了。”特别提出请求称“如果真要搬迁,期待新家好好照顾这些历史。”
眼含热泪,我在想:当年,党组织决定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建设英雄广场和“蓝天魂”雕塑,建设飞行人员英烈墙,是为了让大家在铭记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北京有个‘向人民空军英烈三鞠躬’的地方”,让全国各地的英烈后代能在北京祭拜亲人,祭拜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孙生禄等空战英雄和蓝天勇士。目前,空军英烈墙上镌刻着1810多个鲜红的名字,其中有保家卫国的空战英雄,有科研试飞的蓝天勇士,有舍身为民的长空英烈……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眼含热泪,我在想: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军史观,树立对毛泽东同志的崇敬和爱戴,树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敬畏之心,应是审时度势妥当把握“毛泽东座机”要不要动迁、空军飞行人员英烈墙要不要动迁、中国航空博物馆要不要动迁等问题的根本遵循。
眼含热泪,我在想:只要我们牢记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知错就改”的教导,现在修正错误还来得及,一切都还来得及!至少,“毛泽东座机”等106件国家一级航空文物,目前还是安全无损的。如果真是把这些“国宝”损坏了,说什么都晚了、都完了!
眼含热泪,我在想:如果“中国航空博物馆迁址长春”一事真的是“雷打不动”了,我建议把“毛泽东座机”和“执行播撒周恩来总理骨灰任务的飞机”等106件国家一级航空文物留下来,留在毛主席、周总理常年工作过的首都北京,这样做总可以吧?如果真的要把“毛泽东座机”和“执行播撒周恩来总理骨灰任务的飞机”都迁移到吉林长春,长春承受得起吗?
眼含热泪,我在想:眼下要做的事,就是千万不能再让“毛泽东座机”风吹日晒了,要从“安全保护”和“方便观赏”有机统一出发,做好“毛泽东座机”向社会公众展示工作。这是我们应有的历史责任和政治担当。
最后,我想再说一句话: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六条明确说: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报道,并依法对危害文物安全、破坏文物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加强舆论监督,有利于做好‘国宝级文物’的安全保护!”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上一篇:智能胶囊实时监测肠道健康